2016年2月9日 星期二

保存現代-路思義教堂的維修保存計劃

東海路思義教堂50週年慶
    2013年底,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慶祝建堂50週年,主題為相逢路思義,就是東西方的相遇在路思義教堂。當時有不少曾目睹教堂從興建到現在的見證人分享半世紀來教堂的點點滴滴。而50年前曾主持獻堂典禮已高齡93歲的當年東海大學董事長周聯華牧師還印象深刻的回憶著貝聿銘先生一直追問他教堂的音響效果,還舉例當時紐約有一建築師因所設計的音樂廳音效不好而自殺,周牧師就很委惋的回說:還好。可見當時教堂所要處理的技術問題很多,為了音效,拋物線的曲牆採用格子梁來減低大面積的反射比例,原本青石版地坪及混凝土造椅子也均改成木作。貝聿銘與陳其寬先生對建築的處理並非只在空間型式的表現,而在工程與技術上也很嚴謹與重視,才能造就出這一棟不巧的偉大建築。

東海大學六十週年校慶啟動
      2015年是東海大學創校60年慶20149月路思義教堂更榮獲蓋提基金會「保存現代建築」的補助 (Getty Foundation, Keep it modern),成為東海建校六十週年的啟航序幕。
因教堂為常態性使用的狀況,本次的維護計畫,鷹架搭設採用全懸吊式的桁架工法,也就是鷹架搭不落地,研究進行期間教堂功能不受影響並在2月與6月邀請國際建築維護專家舉辦工作營與研討會。也因為教堂是校園中心,配合教育意義要讓學生了解此一計劃與關心校園,在教堂旁的戶外草坪上架設仿真大型竹教堂,舉辦教堂故事與東海歷史展覽,包含「雙曲面的祕密」、「東海大學的故事」、「再見那些人與事」、「蓋提不是蓋的」、「大學與教堂」、「仍舊說話的人」、「鏡頭之後的聲音」七大主題來介紹此一研究計畫的始末,包括教堂興建過程重現、當年的人物故事、東海大學的今昔、以及許多舊照片背後的人物精神。而建築系的構築課程也加入測繪與記錄的研究行列
 
   教堂需常態性使用,鷹架搭設採用全懸吊式的桁架工法,也就是鷹架搭不落地的設計
 
    教堂旁的戶外草坪上架設仿真大型竹教堂,舉辦教堂故事與東海歷史展覽



保存現代建築
蓋提基金會的「保存現代建築」計畫 (Keep it Modern),在全球各地選出了10處具20世紀現代化的建築為標的物基金會表示現代化建築是定義20世紀藝術的表述之一,這些被選出的建築物,都是以實驗性的物質建造而成,同時也使用了科技化的施工方式以及創新的模式。它們傑出、美麗,也都存在有趣的事,但相對來說,也都有一些保存上的問題「保存現代建築」計畫主要有兩個方向,維護其建築美學上的價值與歷史意義,並與相關保存團體共享維護模式並成為典範
其他獲選的建築物還包括了Alvar Aalto在芬蘭的帕伊米奧療養院(Paimio Sanatorium, 1933)、Dov Karmi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 Max Liebling House, 1936Charles and Ray Eames設計在加州的Eames House, 1949Frank Lloyd Wright在芝加哥的羅比之家(Robie House, 1910)、Hilario Candela設計的邁阿密海洋博物館 (Friends of Miami Marine Stadium, 1963)Jorn Utzon設計的澳洲雪梨歌劇院 (Sydney Opera House, 1973)Le Corbusier 在巴黎的Apartment and Studio, 1934Louis Kahn設計位於美國加州的沙克研究院 (Salk Institute , 1960)Max Berg 在波蘭設計的百年廳 Centennial Hall, 1913等。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則是唯一在亞洲獲選的建築漢寶德先生也曾說過:路思義教堂是台灣最著名,也是最有歷史價值的建築,它是現代主義時代中國新建築的代表,也是中國文化與西方相遇而產生的最佳作品,所以實至名歸
蓋提基金會提供路思義教堂十七萬五千元美元作為維護調查與永續研究的經費,其深度研究將聚焦在兩大方面:一為整理教堂建造的歷史、材料,以及過去為保存而作的各種努力;二為分析並作測試,以提供身處在地震颱風頻繁的環境中所需要的氣候控制與防風擋雨的措施。
位在台灣的路思義教堂獲得蓋提基金會的重視與補助也另具指標性的意義,因為台灣一直沒法參與聯合國文化資產維護組織,卻能在同樣受國際矚目的保存與維護遴選中被選上,可見我國的建築品質是被肯定的。也藉此機會將停擺多年提報為文化資產保存的工作能有效的推動

東海路思義教堂建築歷史過程
    1953年,在最早的校園規劃藍圖時就確定要建教堂,1954年開始設計構思,195657年為重要的設計階段,1958教堂舉行動土典禮,接著計劃停頓,直到1960年又重新啟動。1962年底重新開工,1963112日落成使用。歷經10年才完成。
    當時貝聿銘先生被委託設計東海大學校園,貝先生因在紐約有要職沒法長時間在台灣,就請了當時在葛羅培斯建築師事務所Walter Gropius工作與麻省理工學院任教的陳其寬到台灣來負責校園的整體規劃 (還有另一位同時派來台灣的為張肇康先生)。所以路思義教堂究竟是貝聿銘還是陳其寬先生設計的就成為一個迷團,雖然在眾多的校園歷史檔案中能找到相關的重要線索,但不在本文討論之內
教堂完工已逾五十多年,歷經多次的維護與整修,而僅能依據當初的21張施工圖,包含建築圖8張,結構圖7張,鷹架圖5張,配置圖1,還有陳其寬先生紀錄整個施工過程的454張相片;其餘的資料皆分散在總務處、校牧室、建築系、圖書館及陳其寬文教基金會等。而教堂完工後並沒有竣工圖,因此僅能根據這些圖面與現場的差異來以釐清設計圖說與教堂完工後的差異,所以能藉此研究機會呈現教堂完工後的真實樣貌與設計及施工間的變更及折衝來更有效的理解教堂的「真實性」
 

陳其寬先生捐贈的施工圖與施工過程相片

20世紀建築遺產的真實性宣言
    1964年《威尼斯憲章》( International Charter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Monuments And Sites) 在序言中即說明了「真實性」(authenticity) 在文化資產中所佔有的重要性。但是對於文化資產的定義多為歷史文物與建築,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左右才開始重視現代建築的保存,例如成立於1988年的Docomomo 是致力於現代建築的保存工作的重要機構,並創建一個學術界與實務界連結的網絡。2011年的馬德里文件 (Madrid Document) 才開始讓20世紀的建築遺產保存成為共識,並認為保護20世紀的遺產與保護先前時期的遺產同等重要。對於文化價值也認為包含了物質層面 (物理區位,設計與主題,建造系統,技術設備,材料,美學品質,以及功能等) 與非物質層面 (歷史的、社會的、科學的、精神層面的關聯,或創造性等),以及室內、配件、相關的傢俱以及藝術作品等。並提示對於任何處理與干預都需要充分的研究、記錄以及歷史實物的分析作為指導。

東海路思義教堂的調查研究與維修
過往對於路思義教堂的研究多將其放在戰後臺灣現代建築發展的脈絡進行探討,包括以現代主義的手法經由抽象的方式呈現中國的意象、近代教堂空間演變的研究、教堂對於臺灣戰後現代建築的影響、臺灣清水混凝土技術的發展等面向,或著重在薄殼的形式構成與原理說明而教堂的興築過程與構築研究較少,也可以說路思義教堂的研究多在建構與論述教堂的文化價值,對於教堂的維護並未進行詳盡的調查與研究
然而教堂在這五十年間的維護多在經費限制下以所謂合理的施工方式或直接引進新的設備解決教堂使用上的問題,像921地震後有多處清水混凝土牆有龜裂,就利用無收縮水泥補強木地板壞了就全數更換木紋塑化地板屋頂漏水就直接在上面蓋一塊平板玻璃……後來就導致很多副效果,所以教堂在進行修繕與維護之前,應真實地記錄教堂現況以及過往的整修經歷進行理解調查與研究。確保在尊重教堂的美學、歷史與物質的整體性的前提之下,使用已經被驗證過的修復方法,避免可能為歷史材料帶來破壞、或可能影響文化價值的方法進行教堂的維護,並考量使用方法的可逆性。除此之外,也必須能站在教堂的歷史價值上與各專家學者、顧問團共同判斷教堂每一處的維護干預程度與採用的方式,俾使路思義教堂未來的修繕能維護其原本風貌。所以在此計劃中路思義教堂主要工作內容有:
1. 文獻史料之蒐集及修護沿革考證
2. 現況調查(包括環境、結構、構造與設備、損壞狀況等調查及破壞鑑定)
3. 原有工法調查及施工方法研究
4. 修護原則、方法之研擬及初步修護概算預估
5. 必要之現況測繪及圖說
6. 建築物修護及空間利用計畫先期規劃,包括必要設施系統及管理維護之建議
7. 校方、顧問團與基金會間的橫向聯繫與相關意見整合
8. 相關研究內容的翻譯與出版
9. 後續修護的工作計畫研擬

除上述主要工作內容外,本次研究也包括了兩部分進行:現況觀察與使用改善初步以現況觀察判斷目前教堂需要整修之處,計有結構、漏水與壁癌、黃色菱形磁磚、鐵窗、玻璃、內部裝修及傢俱等六項。而使用的改善部分有:空間使用、音環境光環境、熱環境、消防安全設備等共五項,合計共11項目,也邀請了國內外專業專家來協助研究並提出維護措施與建議方案。除此工作團隊外,也逖請多位國內外建築修復顧問協助本計劃的研究進行,包括了國外現代建築修復顧問 Gunny Harboe ( ICOMOS ISC20C副會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20世紀文化資產委員會發起人)、渡邊研司 (DOCOMOMO日本秘書長)、結構及構造顧問成功大學張嘉祥、建築物理環境顧問邱英浩 (文化大學)、建築史顧問邱博舜 (台灣藝術大學)、古蹟修復顧問林志成建築師等

路思義教堂歷史研究
    東海路思義教堂是當時《時代》與《生活》二雜誌創辦人亨利.路思義 ( Henry Robinson Luce (1898 –1967) 為紀念父親亨利.溫特斯.路思義(Henry Winters Luce, 1868-1941在中國宣教辦學 (燕京齊魯) 的宗教精神並響應基督教聯董會在台灣成立東海大學而捐資建造的教堂。由貝聿銘建築師與當時東海大學建築系創辦人及系主任的陳其寬先生所設計,採用當時極為新穎的薄殼結構建築工法,完成由四片雙曲面所構成的教堂(含地板共五片)。路思義教堂全棟建築內部高65英尺、寬100英尺,沒有任何一根橫樑立柱,完全藉由四片獨立的雙曲斜牆面上的交織結構平均分散重量,經歷多次地震而還是屹立不搖,可見當時的設計與建造的精準度和嚴謹性,甚至拆除內部鷹架時,陳其寬先生還親自站在教堂中央,以擔保設計與結構的完美品質。
    五十多年間,有關教堂歷年的整修記錄,因時間的限制目前僅能追溯至1993年。更早期的資料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查找。雖然教堂的施工圖及施工相片等資料已有數位化保存,但也還陸續找到不少施工中的手繪草圖及工程資料,像鑽探報告、混凝土強度試驗報告及工程討論信件等,這些相關資料亦能有助於理解教堂構築過程與真實性。因此本計畫企圖藉由這些歷史資料呈現教堂的構築以及材料與施工細節等,這也將有助於後續進行各項整建維護的研究時,教堂「真實性」的各項討論。研究內容將會包括:教堂的構築、重建施工日誌、材料與施工細節、教堂過去整修過程及進行必要的現況測繪以作為後續各項研究的基礎

路思義教堂的維護項目
1.結構強度
路思義教堂已屆一般混凝土構造物的使用年限50年,雖然經歷多次包括921 地震後並無重大損傷,但還是需要重新檢測其耐震能力與使用強度,評估如何補強以符合現時台灣的耐震設計強度規定。而教堂現況有多處的鋼筋外露,也必須針對此一現狀採取修復措施。預計將進行結構體非破壞性檢測,了解鋼筋混凝土的損傷、銹蝕與劣化的情況,並依據調查內容提出補強建議。
 
   教堂有多處的鋼筋外露及混凝土龜裂現象



2.漏水及壁癌
    教堂內有多處漏水,主要是地下結構體與曲牆的界面牆壁滲漏,初步判斷為自施工縫滲漏以及因為地下水壓過大所導致的毛細現象。雨水較大時有積水的狀況,但因積水處並不影響教堂內部的使用,因無排水口,只能靜待自行消退與乾燥。目前雖不致影響實際的使用,但容易造成鋼筋的鏽蝕而影響混凝土結構強度,而滲入牆面的水份會將碳酸鈣帶出牆面,成為壁癌現象。二是自鐵窗與牆壁的交接處滲漏,三是屋頂的漏水。
    前述兩種滲漏會危害結構體,進而影響結構安全。第三種現象則是在1993年為了解決漏水問題,大幅度更改天窗的設計為平頂,反而造成了屋頂的水順著弧形牆面流下產生水痕,嚴重污損黃色菱形琉璃磁磚,使得事後必須用化學清潔劑清洗牆面而造成磁磚的退色與損毀。因此在2010 年又再次變動了屋頂的天窗改為弧形,並企圖一併改善屋頂的排水孔排水速度慢且容易被空氣中的粉塵、樹枝與樹葉等物覆蓋阻塞,導致一遇大雨屋頂便容易積水與污損磁磚的缺點,反而因此大幅縮小天溝的深度,當天溝的積水深度達20cm 左右,雨水便會由採光天窗流入室內,嚴重影響空間的使用。此狀況所造成的漏水狀況與天窗的更改息息相關,所以將併入鐵窗及天窗的修護並提出解決對策與方式。
     


   教堂有多處滲漏現象及裂縫修補痕跡

3.外觀及黃色菱形琉璃磁磚
教堂外部的主要裝飾材為黃色菱形琉璃磁磚,其成了一層保護層,可以有效的阻隔雨水等雜質滲透到混凝土層而導致鋼筋鏽蝕。從歷史檔案中曾記載當時琉璃磁磚顏色不一致,不過陳其寬先生認為符合他的意思,因為色彩不一致,色調才不會太單調。但這批磁磚是在窯燒時發生窯變,燃燒不均勻,原本就屬於瑕疵品,所以容易質變,也因時間老化與不當的維護造成表面釉藥的破壞而失去原有的風貌。加上這幾十年因鄰近台中工業區空氣中的懸浮微粒過高,且台灣的雨水偏酸性,腐蝕性較強,導致琉璃磁磚維護不易除了影響外觀之外,也將減弱其反射日照能力而導致室內熱獲量增加。混凝土灰縫與收邊同樣因環境與氣候的影響使得鋼筋腐蝕的機會大增,以及地震頻仍造成混凝土微裂縫破壞機率升高。這些現象會導致小瑕疵經過時間的催化被放大,影響了結構安全與提增室內漏水機率。如何提升建築外部的維護方式及耐候性將是省能與減少對於環境的危害的重要策略
 
 
    黃色菱形琉璃磁磚損壞及鐵窗鏽蝕

4.鐵窗及天窗的修護
鐵窗是以槽鐵架構施作,目前已有部分鏽蝕,尤其是靠近空調系統的冷卻水塔處最為嚴重;有些槽鐵與玻璃的界面也有雨水滲漏,再來就是天窗的漏水,經過兩次的維修仍然沒法有效處理天窗滲漏問題天窗原設有透氣的百葉可以讓室內利用重力通氣方式達到通風的效果,讓空氣由建築物下方的百葉進入室內,因熱空氣上昇的煙囪原理由頂端的百葉向外排出,可是因為天溝容易積水,使得水由百葉入室內,造成鋼板鏽蝕、室內積水,所以在1993年將百葉封閉,加上建築物下方的百葉被加設的傢俱擋住,重力通風的效果不佳。才不得不加裝空調來改善室內的熱環境。為了解決這些使用上的問題,在「真實性」的觀點上,如何恢復建築師的原創性,也就是將重力通風作為修復的原則,空調只是選擇性使用方式,並一併考量解決空調冷卻水塔處的槽鐵鏽蝕問題

5.玻璃的改善
教堂玻璃目前有三個問題一、部分玻璃破損、霧化,尤其是靠近空調系統的冷卻水塔處;二、玻璃清洗不易;三、原始採用的玻璃是1/4的隔熱玻璃,雖然使室內取得較佳的採光面積,但過大的採光面積也造成了室內的熱負荷,使得在使用上不得不以機械設備來改善,但卻造成了玻璃的霧化現象。
原教堂施工圖為清玻璃,但部分文獻為隔熱玻璃,所以需藉此研究了解玻璃材料的「真實性」,也能助於玻璃修護策略的判斷。從務實的角度來維持建築的風格,何種玻璃可以有效降低東西向日照的熱獲量與除霧化,並玻璃未來清潔與維護的方式,還有玻璃與槽鐵接合處的防水、防鏽處理方式。
 
 
    玻璃的破損與霧化傢俱掉漆嚴重

6.木質內部裝修及傢俱
教堂籌建之初內部裝修與傢俱即被視為空間塑造的一部分,貝聿銘與陳其寬先生在設計教堂時用檜木或櫸木作為飾材並設計了大部分的傢俱,由於木質內部裝修與傢俱維護不易,且使用頻率高,所以容易損壞;以往多直接上漆保護木料,延長使用年限或讓傢俱的色澤看起來較為美觀導致破壞其「真實性」。如何確認過往修復的次數與所採用的塗料為何,以及搭配歷史研究討論採用剝漆的方式或與採用何種材料回復其風貌;並針對部分因滲水、日照或材料老化等因素而損壞的部分以木構造榫接的方式予以修復。

7.空間使用計畫
教堂目前在使用上呈多元性,除宗教活動的講道與聖樂吟唱外,學校很多課程與活動都會在教堂舉行,如何面對未來可能更多的活動而有不同的使用目的與需求。因此,需先整合相關的使用需求並擬定空間計畫,並同時考量音、光、熱環境進行整合式的空間規劃,以確保在空間之使用上能有最佳之物理環境。

8.音環境
路思義教堂除了宗教性的講道、詩歌的使用外,尚有演奏、演唱與表演等使用,多元性的使用對於餘響時間要求皆不同,加上曲牆為混凝土反射材,缺少吸音材料,導致出現迴音與音焦點、音盲點等音響障害,聽眾很難聽得清楚。除了上述室內空間與材質的影響外,環境噪音為影響室內空間音環境的另一個主要因素,例如空調、變壓器或發電機等機電設備運作時,或是流體在管路流動撞擊時而產生的噪音,還有外部環境的噪音源以及結構噪音等了解噪音源為何才能針對噪音源提出相應的對策。在室內容積無法改變的情況下,僅能以室內裝修來調整空間的音環境,來達到的最佳餘響時間以及空間改善。
 
    教堂目前在使用上呈現多元化。同時出現的空調出風口、喇叭、鹵素探照燈及白熾日光燈

9.光環境
光環境分自然採光與人工照明。在自然採光部分,主要是玻璃的透光性,但教堂西面的玻璃已因空調冷卻水塔的水霧影響而出現霧化的現象,使得玻璃的透光性大幅降低;其他面向的玻璃狀況尚好。天窗及四面採光面則為構成教堂戲劇性的內部採光空間形式之重要基礎。
但在人工照明部分,目前的燈光配置並無法適切地表現教堂的結構之美與內部實用性。部分源於早年的燈光技術,可選擇的光源不多,教堂採取了白日光燈管去配合曲牆光源,還有在客席基座處隱藏數盞早年的鹵素探照燈,兩者是目前教堂夜間燈光的主要光源形式,卻無法表現曲牆的光影與菱形格子樑的結構之美若需配合講道、閱讀聖經、唱詩歌時的需求,客席與講壇上講員均無法利用照明閱讀。而目前配置的燈光形式「眩光」也極其嚴重。在夜間崇拜時詩班席幾乎看不到樂譜此外,教堂目前的人工照明明顯遷就現有的空調設備管線,不僅不易隱藏光源,也成為令人不快的炫光之所在,不利於室內光線的均齊度,且無法提供適當的照度。所以光環境改善包括了夜間照明計畫、人工照明的現場實測與數值模擬以及光源與照明器具的選定及擬定配置

10.熱環境
路思義教堂由四片混凝土曲牆所圍塑而成,為取得良好的室內採光與視覺上的通透感,除四片曲牆外,東西兩向與屋頂皆由玻璃所構成。此一設計雖然強調了教堂東西向開窗的視覺效果,且獲得較佳的採光,卻引入了大量的輻射熱。雖然在設計路思義教堂之初,建築師即已考量採用重力式通風的建築物理手法來解決室內濕熱的問題,但實際上卻因為通風氣窗的換風面積不足造成的通風效果有限,加上玻璃的隔熱性不佳,使得路思義教堂需改以空調系統來解決舒適的需求,也因此屋頂的天窗在多次的整建過程中被改為密閉的採光罩,造成了教堂如同溫室一般,無法藉由自然通風降低室內溫度。所以如何是減少室內空間的熱獲量。以及改善進氣口與排氣口的面積,以機械換氣式方式改善換氣率、或以部分空調系統的建議來解決室內熱環境的需求。

11.消防安全
作為公眾使用的建築物,應能維護公眾安全,因此消防上的安全考量為必要進行之工作。教堂在興建之初並未考量消防的問題,因此,並未有任何的消防設備。教堂若以台灣現行法規檢討室內的消防設備,可能破壞教堂建築及整體空間氛圍因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等法令規定,可提送因應計畫由消防主管機關核准後得排除部分法令之適用;並由古蹟管理單位加強公共安全的維護。

預期成果
透過文獻資料、興建與修繕歷程的歷史研究來理解路思義教堂在各歷史階段的「真實性」樣貌,與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在此一基礎上,針對建築物使用現況上的課題進行研究,確保未來的修繕能無損或能恢復建築物的文化價值。
此一修護的研究將能回饋之後的修復工作,對於臺灣的現代建築的保護也具有相當程度的示範性作用,就如同路思義教堂在台灣現代建築發展所具有的示範性效果。尤其現代建築的修復不同於更早期的建築,以木作、磚石構造與彩繪等為主的修復,現代建築使用了更多的複合材料;此一修復經驗預期能將台灣對於建築維護的目光由歷史建築擴展至現代建築,以促進台灣對現代建築維護的新視野,並由此將台灣的現代建築連結上國際保護現代建築的潮流,並促進現代建築保護的國際交流。


夢谷啼明鳥-東海生態藝術步道


在大度山上,有著一處承載著老東海的美麗與哀愁的河谷,名喚『夢谷』.

我們用藝術換回已逝去的空間,使那原本可以成為東海與他們連接的空間再被溝通.

過去東海大學有著一條名為夢谷的休憩步道兼具生活場所,在接著的都市計畫開發後;居民與東海的生活被隔離起來,又接著工業區陸續的擴大後使夢谷被東海遺忘,這是居民在一個對空間沒有權力的一刻.

聶華苓的一段文字,如是描述:「大度山常有人講到夢谷。在有風的黑夜,有人背著柴和肉,到那兒去烤肉,風在紅紅的火柴上呼嘯;他們唱著歌,一直到天明。有的人在傍晚到那兒去,只是為了哭泣,哭泣抓不著的愛情。」-司馬中原 啼明鳥第一章.

啼明鳥是作家司馬中原描寫東海大學工作營社團的故事,以一個虛構的啼明鳥來喚醒世人的良知及對夢想的追求,此作品造就一直以來無數青年在夢谷找尋啼明鳥的蹤跡,當工業區徵收夢谷之後,這樣的風潮在失去具有精神意義的場所後隨即退去,本計劃正以夢谷啼明鳥為一個生活空間工作營的型態,復甦一條生態道路,在一個群體共同追求同一個理想下,這步道被被銜接回過去夢谷的軀體,靈魂則被新東海的一群一齊放入.


一.當藝術成為點與點的連結

「夢谷啼明鳥-東海藝術生態步道」延續2009年「擦掉-台中東海湖空間再造計畫」的設計理念「減法藝術」,加上重新定義公共藝術,將原本藝術扮演人與美之間的中介角色,蛻變成連接人與美的溝通語言;當公共藝術成為點與點的的連接,線型藝術生態空間的蛻變故事於是在東海生態步道再現,計劃再次將東海校園中過多的人工步道水泥舖面拆除,以民眾參與施作與日後維護,並以生態工法修復被人工切割的生態得以連續,再現自然的生態環境.並期能進一步發展成一個永續的生態教育場域,透過環境保護的概念,以東海大學為一示範場所,延伸修復自然的概念,提出回收再利用之價值,將是一個完整的結合空間,藝術,生態與教育樣本與指標.東海生態步道將從西邊東海別墅開始,穿越東海校園到東邊台中工業區,全長約3公里,將動員一百位以上志工參與施作與維護.

2006年「校園放牧」計畫:2006年,我們在文建會「95年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計畫」的補助下,企圖用藝術介入空間的方式,以環境切入公共藝術設置的話題,成功的規劃了一個減法的公共藝術,將舊有的水泥硬舖面及女兒牆護堤打除重新讓空間鬆動;因而得以讓生物及人得以共處於此一場域中。為台灣公共藝術開

2009年「擦掉─台中東海湖公共空間再造計畫」:2008年,文建會首辦「藝術介入空間計畫」,東海湖再次以「擦掉-台中東海湖公共空間再造計畫」,榮獲「97年文建會藝術介入空間計畫」最高金額補助,「擦掉」將延續「自然與修復」,由東海大學創藝院曾成德院長與原設計者建築系彭康健老師共同負責主持完成修復任務。

這樣的成果,讓我們不論從教育或藝術建設層面,都想將計畫擴大推行,讓東海湖擁有更多的附加功能,不再只是一個牛奶加工廠的工業用癈水池或路過的平台,隨著湖岸景觀的改善,其使用人數明顯增多;而隨著湖畔軟化後,湖畔的親切,生物們也都感受到了,生態漸漸豐富,現在的東海湖成為人與自然共好的場域。

目前東海湖已全面完工但計劃還沒有完成仍在持續進行中,我們將進一步在東海湖北側建設一人工濕地,將牛奶加工廠的工業用癈水不直接排入東海湖,而經由人工濕地的沉澱與過濾後,再排入東海湖,以增加湖水的含氧量,更適合水中生物的聚集與生存。

因已將所有的水泥覆地徹底掀開並重新建設,還給自然一個會呼吸的皮層,東海湖的生物多樣性出乎的豐富,也已形成天然的生態教室,吸引很多台中幼稚園及小學生到東海湖上自然課,東海大學校園解說社還特別開設生態課程培育種子老師(大學生.教職員.東大附小家長),為申請來東海湖上課的學生或參觀的社團作導覽.除此,東海湖也租借場地給學校及附近社區社團舉辦活動,像音樂會,裝置藝術展…讓東海湖的藝術場域不僅是靜態展演,也成為動態的展演,而自然的美學效應範圍也向周邊環境持續延伸,藉此連接附近的社區,讓環境更貼近時代潮流與樂活,並使生態與藝術教育得以更加落實。

每天早上都有學生參與環境清潔,媽媽社團維護四週植栽,學校總務處事務組每季都有派員修剪樹木,東海湖的計劃還在持續……

二.夢谷啼明鳥設計理念

1.連接藝術 橋樑-藝術是溝通的媒介,更是橋樑般連接人與美、美與自然、自然與環境。
2.減法美學 修復-將失去的恢復,多加的拆除,回到原來地貌林相。
3.環保藝術 尊重-原有的保存,過去的記憶,癈物再利用的美學。
4.生態藝術 自然-提供一個人與動植物共生的環境。
5.參與美學 創作-直接與環境互動,從下而上藝術創作。

設計概念
藝術成為一條溝通的橋樑
將人與美.人與藝術.人與人之間的媒介

藝術一直扮演著溝通的角色也就是在人與美之間的溝通藝術讓人了解美的意義.藝術是一種對美的呈現,包括了自然美與人工美,藝術不能脫離人群與自然而獨立生長與生存,所以歷史上最早出現具藝術位格的作品是初民在石壁上的記錄畫像和刻有象徵意義的圖案或符號,然後是具有美學意含的金屬器皿雕塑,再來是與展示宗教和王權有關的石造建築……但不管利用任何的媒介材質,溝通是藝術極需表達的呈現,透過這些藝術作品作為媒介,我們開始體驗生活的美學與時代的特質意義。

但藝術的多樣性與多元化已很難從單一的作品去反應藝術家對美學或社會意義的表達;藝術已從視覺發展到現今可以與社會上任何事件接軌與掛勾,政治、科技、環保、弱勢族群、種族…,所以「夢谷啼明鳥 - 東海生態藝術步道」將串連多樣的藝術表現來呈現其豐富性,就像「擦掉-台中東海湖公共空間再造計畫」,成就了五項藝術相關的果效.藝術(ART):希臘文及拉丁文是「聯結」或「適合」之意。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說藝術是自然的模仿.萊森(Lessing)說藝術是以美為理想,而完成的自然. 托爾斯泰(Tolstory)更說藝術就是表現當時的意識, 傳佈於公眾。所以廣義的藝術是「凡是有美的價值之活動」,而狹義的藝術則是僅指單一的藝術作品,像繪畫與雕刻等。

1.連接藝術
人類要互相溝通靠的是表達生活中的舉目所見的一切物乃至舉手投足眨眼斜嘴都是人們可以作為表達情感的工具。然而,除了對眼前的對象作表達,如果要向更多人乃至不同文化語言的人傳達訊息或情感,便需要採用可以耐久或方便攜帶傳播的媒介,於是就出現了不同媒材型式的藝術作品。所以藝術一直做為溝通的媒介,但現在除了溝通的角色,藝術要扮演橋樑,橋樑不僅溝通,它是直樣介入參與,橋樑原本就是空間,連接了不同的點,當點與點連接,就修補了因城市區域的分割而產生的裂痕.而橋樑的線型形態空間也拉長了藝術的時間與面積,多元與多樣就開始發酵,連接不僅溝通,也對話,更是參與,還有延伸,當更多的點連接,面積擴大,所可及的社群也更多,也表示民眾的參與也更強.所以當藝術成為點與點的連接,線型藝術生態空間的蛻變故事將會讓東海生態步道作為示範點,開展公共藝術介入空間的新典範.

2.減法美學
減法有別於一般想法的不同並非多才是美豐富才是好現代主義建築師密斯說過:少就是繁 ( less is more ) 是一種追求精簡的哲學,也是一個留出空白的極簡美學。減法是個嚴密動作,要靠詳細的思考、精挑細選後身體力行去蕪存菁,減去多餘有如國畫般留下空白處增添畫面的流動性;相反的過於複雜的增添,使畫面如死水停滯,不再流動。這樣的概念曾經做為是東海湖以藝術介入空間活動的主要概念,也是最重要的精神,在這次的「線型藝術生態空間的蛻變故事」中,東海生態步道的規劃過程中更加強調並以身體力行致力於美學與生態的意義以傳達「減法理論與實踐」。
在長達三公里的生態步道,有一半是新開闢的,另一半是原本存在的,新開的當然全數採用生態工法,而原本存在的步道都是不環保的水泥步道,所以計劃全部拆除,壓碎再回填,並以細石與木屑鋪設,讓步行者有一條健康、生態、環保、自然與美麗的步道.所以現存的水泥鋪面、砌卵石鋪面、不透水水泥河床、水泥階梯和四週的人工裝置全數拆除,再一次實踐減法理論。

3.環保藝術
很難定義東海生態步道是屬於地景藝術或大地藝術他是一種綜合體,或是一種綜合藝術,是超越了環保意識,也超越了傳統藝術環保藝術不僅是利用廢棄物像木料、輪胎、光碟片等廢棄物製作成「化腐朽為神奇」的環保藝術品而是以節能省碳的觀念降低環境溫度及用現場敲除的人工水泥鋪面材料轉換成回填級配和藝術作品,己所不欲,勿庸贅言,不要的東西不能給別人,也應此地面能直接透水,溫度也會降低,土壤得以飽水,也得以豐富地下水,植物也得以長成,環保與生態,連連相扣.
除所有的現場敲除材料不外棄轉換成可再使用材外,所有工法與加進來的材料,都以人工加工法與環保材料為主;以人工加工為主而不是以機械代工,主要是精準度與保留原始開發痕跡,建築詩人路易斯康講過:好的建築是要看到怎麼樣被蓋起來,所以以手工為主來開拓生態步道,材料也要合乎程序與施工說明施作,按步就班一石一將一木的置入,所有材料均為環保材,包括太陽能照明等.

4.生態藝術
生態藝術不僅只是將生態用畫筆攝影或多媒體記錄下來,而是更積極的去誘引各種生態在環境中生存東海大學在五十多年前只是一片甘蔗田,收割後是塊無樹的曠野,建築師與景觀設計師每種一棵樹都是經過詳細思考與設計,地點,樹種,樹形,功能,長成後的環境變化,養護,時間,及人在其中與安全性等.像在體育館外朝西就的廣場上種木麻黃,除了防風,也不會因樹的形態遮住體育館,所以在體育館前成為了自然的戶外表演廣場,若種榕樹就沒有這種效果;活動中心是學生休閒活動的空間,種滿楓香可以感受到季節的變化與生活的流動…人只是自然的一部份人無法脫離自然而生存.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點改變,都會對人類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所以在東海生態步道的設計上,對環境的敏感將是工作的重點,種什麼花草樹木,置入什麼藝術作品放進什麼街道傢俱都得詳細評估.
在這裡,不僅是要傳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還要聯繫人與自然間的情感;藉著我們敏銳情感與觀察力的展現得藉由生態藝術引發共鳴,人與自然將不再陌生,而能與自然界中的萬物取得永續的平衡.也能藉此獲得新的啟發與感動.
「生態藝術」與「綠色美學」概念外,同時還探索「再現自然美」.「種植計畫」與「復育計畫」的藝術行動方式與價值並以批判性檢視的方式探討在現況之環境生態相關議題與問題,以及思考與探討可以怎樣運用藝術行動方式來面對這些問題,藉此在於推廣生態藝術,凝聚更多師生與社區居民能夠加入運用生態藝術實踐環境生態保護的行動行列。

5.參與美學
東海湖的經驗,不僅讓社區民眾參與勞動活動我們更開設課程與推動環境藝術作品競圖,以修課學生,東海學生,包括附中,附近社區都被邀請參加,再聘請學者專家來評審,選出優勝作品,並獎助也協助他們完成一比一的實作作品.透過此些活動,可以儲備與鼓勵年青藝術家.所以從單純的參與工作到積極的參與創作,在藝術普及化上能有效的達到不錯的效果.而東海生態步道的藝術多樣性能讓他們體驗不同的藝術層面,包括了生態和環保的現代環境議題藝術創作,及減法和連接等社會議題藝術創作,相信這些開放性的教育與創作方式能讓我們台灣的藝術創作者走出畫室與美術館,關心社會,關心環境.就像蘇珊雷西(Suzanne Lacy)所定義的:新類型(公共)藝術.

三.夢谷啼明鳥計畫目標
1.構築一個永續的社區與生態教育場域:
東海湖在設計與執行計劃過程中,發現東海校園的生態與藝術的環境特殊性,我們期能進一步將之發展成一個永續的生態教育場域,透過環境保護的概念,以東海大學為一示範場所,延伸修復自然的概念,提出回收再利用之價值,構築及保存校園中特屬的記憶體件,將是一個相當完整的生態結合空間,藝術,教育的樣本與指標.

2.將美學教育、生態教育與環境教育付諸於身體力行:
我們將藝術置入空間分兩部分,一為「東海生態步道的修復與延伸計畫」,另一則是「民眾參與修復整建與維護計劃」.所以我們不只能達到「美學教育」的效果,也能有「環境教育」,「勞作教育」與「生態教育」的功能,身體力行,一邊學習一邊施作.

3.成為串聯起社區民眾交流活動的樞紐:
東海生態步道將從西邊東海別墅開始,穿越東海校園到東邊台中工業區,全長約三公里.民眾參與將號召附近社區,東海教職員社區與東海學生一起來施作,當然有關原有約一公里水泥舖面拆除,攪碎,舖設,壓密,節能照明等均由專業工程公司施工,而民眾將由此學習以作為日後負責維護的藍圖.

步道材料則以校園倒木,石頭與木屑為主,只有碎石從外運入,東海生態步道將大部份原有步道修復被人工切割的生態連續,重現自然的環境.

我們相信教育是需要時間的累績,尤其是美學教育,我們確信在美的環境待久了,自然地審美的品味將會跟著提升,因為這樣的理念,我們不以漂亮的政績為目標,我們看的是一場用時間證明的展演成效,而「人們的參與」是我們現階段最大的期許。

手作與數位之間


東海大學建築系首三年是基礎訓練,後兩年則是較開放的選擇性課程,這也意謂有一股傳統的力量影響著整體的設計教學。在過去五十多年的歲月中確實帶來有效的教育結果,也著實培養出眾多的建築設計專業人材。但在世紀交替的這十多年間,世界卻有很大的改變,就是進入網路數位化的世代,這跟上一次的世紀交替是不一樣的,雖然那次是因交通工具的革命拉近了世界的距離,但卻是真實的接觸;而這次的世紀交替雖然也是拉近世界的距離,卻是虛擬的。生長在這時代的人也同樣活在虛擬的國度裡,所以所有的事物變成都有可能性,從現代眾多歪歪扭扭的建築就可應證現代的建築師多有想像空間,完全不受現代主義的約束與影響。現代已是如此,接下來的下一代那就更不必說了,他們一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面對這新的一代,從還沒出生就開始接受數位胎教的二十世紀新新人類,不僅建築專業訓練需要革命性的修正,而是中小學的基礎教育更是需要大規模的改變,才不會抹殺了他們在網路數位化上無限的創造力。

傳統帶來榮耀的成果是好的,但食古不化卻會帶來停滯而不自知,英國著名的印度籍教育家Dr. Satish Kumar,成立了英國舒馬克永續經濟學院,為一所全人學校, 栽培學生能在任何環境下自力更生,他們有一半的課程是在教室外進行。他們需要了解環境因素,更需要自己種植煮食,他們的畢業生不會去找工作,而是去創造工作。這是一種教育改革,就像兩岸近年來一窩蜂追求博雅教育一樣,很多大學都成立了博雅學院,希望能補足專業教育只懂專業的不足,大家都要改變,因為看到問題,或問題還沒顯現,但得未雨綢繆。

持守在建築基礎教育中必須以「手」為訓練重點的學院派傳統的建築養成方式,秉著所有的數位操作都建立在手作基礎上的原則,學會了手工繪圖,再學電腦繪圖就簡單多了,而且專半功倍。但卻往往電腦繪圖只成為一種做完設計後的一種表現法方式,甚至平立剖都手繪好了,為了數位化而重新建檔,數位工具只成為render的工具,而不是設計工具。

autocad一開始著實朝著支援一般設計過程與設計上的應用,大家都有很大的期待此工具可以影響設計,但在發展過程中卻越來越朝向功能性的方向走,其結果只是處理特定工作的最佳化而己,也逐漸與設計過程的核心疏遠。但數位工具對於建築教學具有核心性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對於數位工具在建築設計過程中所能呈現的機會範圍,並創造出來的建築環境,是我們要讓學生體認到的新潛力,所以數位建築的效率應該我們要學生學習的重點。

隨著電腦軟硬體科技的不斷演進,電腦早已融入建築空間設計生產的流程,並且正逐步汰換傳統的設計繪圖工具。透過數位模型的建構、模擬,空間形式的生產過程得以在視覺化的狀態下討論及催生。再加上引自動化工業軟體的功能,各種動畫以及物理特性的模擬等工具的輔助,早就跳脫重力與物質性的限制,數位設計媒體所提供的空間形式創作環境的效率,早已超過傳統的工具。

對這群從小就在ipad與電腦之間成長的學生,學習各種數位軟都能很快上手,這是他們習慣的工具,我們不能將他們的強項全數否定,反而應就力使力,在他們開始學習建築時就讓他們發現數位軟體不只是表現法的一支,而是可以幫助他們做設計,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可以快速且有效的作出為數眾多的數位模型及數具來檢討設計,就像他們將來要面對的BIM,在電腦虛擬空間中模擬真實工程行為,以便協助營建生命週期的規劃、設計、施工、營運及維護工作中之各項管理與工程作業之新技術。所以數位不只作為一種構築技術的落實與工程整合的機器,數位更是作為一種設計思考的工具。

工作室教學(studio work) 一直是設計學習的核心(code studio),特別在大一的設計學習,我們強調彼此學習的重要性,要求學生必須在工作室工作,學生也習慣性的在一起工作,但大家還是孤立的在做自己的設計,既使討論也很難且沒法在一種共通的工具或基準上進行。而數位工具卻可以將學生從孤立操作轉變到在開放與共享的溝通討論環境中學習。數位建築在師生之間如何建立了一種新的介面,如何成為師生間的對話,將可以作為大一設計題目的參考。所以除了在分析、譜記、轉換及型式的展現外,更是可以成為隨機以剖面及3D來檢驗設計的方式之一。

東海大學建築系在基礎課程學習中以手作模型作為學生了解空間量要的工具之一,從概念模型到成果模型,從簡單的紙板到澆灌的正負模思考,甚至複雜的金屬構件,學生的困難就是在於在型式的架構中沒法有效的進入設計內部去檢討空間。而數位工具卻提供了隨機剖面的可能性,這將可以補足手作模型的限制。而在空間轉換的過程中數位工具也可以提供多樣性的運作生產,過程中也能在視覺化的狀態下進行討論與修正。除了建築設計課外,輔助大一設計課的建築表現法課程也加入了基礎數位工具軟體的介紹與應用。而這幾年,大一設計課也嘗試各種實驗性的教學,約可分為六大點介紹,也有部分為數位與網路工具的操作。

1.動手玩材料:以各種可能性的材料製作一比一的實作空間,除傳統的木作、石膏、瓦楞紙,還有鷹架的組裝,學生在其間搭建實質的空間,也有水泥的澆置和承載人重量的紙材構築。實作的規模也高大到必須要用安全索作為施工的工具的十多公尺高。2.旅行教學:利用旅行作為設計的開始,也從旅行的記錄發展成空間模型,到用攝錄方式製作反應旅行參觀過的建築空間短片,從應用軟體學習、劇本撰寫到整片的剪輯音效等,最後用影展方式呈現。3.遊走界線:三至四週的跨系實驗教學,結合創藝院有四個與設計相關的科系, 建築、工設、景觀與美術,四系混合分組的方式一起創作,從第一次的的街道傢俱設計到第六次的表演行動劇;也有讓同學透過對「網路地圖」,「網路地球」,「網路圖片」與「協作網頁」的認識與應用,利用網路工具從事研究與報告的可能方式,並透過對異文化宗教與商業「空間」與「行為」的觀察,體會文化、人類行為與設計之間的互動關係,再透過故事性的簡報呈現學習和溝通的方式,故事的呈現方式則採用影音短片、繪本、短劇或音樂表演來發表。4.踏出去看一看:跨校實驗教學計劃,與成大東海建築系與金門大學建築系混合分組的方式一起創作。5.走進來坐一坐:跨系指導實驗教學計劃,邀請中文系與音樂系的老師指導如何用文學、詩詞、音樂與樂器轉換成空間的可能性。6.部落格風雲:建立一個溝通的平台。這種實驗性的教學開始嘗試以跨領域與網路、數位工具來探索基礎設計教學的多樣性與可能性,但問題在於如何更有效的評估其效益而作出整體性的發展原則。



     跨系實驗教學作品:風原,反應學校被污染的空氣
     在建築系館內搭建了一百二十 組鷹架並構築空間

康乃爾大學建築系曾在大一設計課嘗試以手作與數位同步進行的實驗教學,也就是學生必須同時用兩種方式來進行同一個題目的操作,比如用點線面體為列,學生除用筆來構畫出所需作業,也得用autocad畫出相同的作業,到了量體作業時,同學不只要用手繪出等角透射的工筆圖,還得用rhinoceros建構出相同的量體,並且打出陰影效果,而最後需用水泥澆灌(casting) 出實作的量體模型,集手繪、電繪及傳統的模型實作為一體的訓練模式。這樣的對比方式可以讓學生體認到不同的方式對同一事件有不同的學習差異,學生會選擇最有效的方式來進行他們認為最好的過程與結果,而數位化工具就很容易成為用作操作設計的工具,因為很容易建構可能性的模擬模型。

 





手繪量體、手工澆灌模型、數位量體與隨機剖面及3D模型
Credit: Tim Tai and Vincent Palatore, Cornell Architecture Class of 2015

傳統的建築系教學多先行養成學生以紙面繪圖與紙板模型建構空間的設計模式,而在高年級僅使用電腦時做為原有設計方法的表現工具,使用軟體做更精準的描述(平面製圖)或更擬真的表達(立體渲染)。上述建築設計教育實驗,則在於打破一般以傳統素材操作為先,數位工具於後的教學模式,而讓兩者同時進行。

這種手作(手繪與手工模型)與數位平行的教學方式較適合保守的建築教學體系,傳統的不變,只是多加了新的媒材,學生可以在過程中體驗不同媒材的優缺點及有效性,更能探索越發強大而直覺的數位設計機會,並能運用雷切、立體列印等嶄新模型生成方式,跨越數位和傳統媒材間的界線。而教師的角色就可以定位為一個供應與協助者,學生則在學習上負有選擇與整體責任。這與東海建築的初始教育的看法也並不衝突:1.回到起初的方式-手腦並用、2.回到人文的思考-建築作為文化的表徵、3.回到人與空間的關係-建築本質。

生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