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修復,被遺忘的責任


耶穌基督降世為人,重要的工作就是修補人與神的關係,這作為祂的任務,用十字架的方式成為代罪羔羊,藉此,我們能回到與神和好的初衷。

當亞當犯罪離開伊甸園後,土地成為人類生存最大的消費性元素,包含了依存在土地生活的動植物,我們開始開墾種植,挪亞方舟之後更是獵補飛禽走獸當作食物、衣物及日常所需,而原只來是餬口的簡易農耕卻變成了亂墾亂耕的局面,長期漠視環境惡的質化,導致大自然的反撲。

當地球壞了,修復應是當務之急,但卻有很多反對聲音,甚至有人說氣候暖化是個騙局,更有者努力探索其他星球,計劃有一天可以移居宇宙,壞了的地球就可以不要了。曾幾何時,角落的補鞋阿伯不見了,修理紗窗的叫聲不再出現,現在的我們衣服還沒破就丟,東西還堪用就淘汰,或就去買新的,車子被撞拿去板金卻被告知板金部門已裁撤,那就直接換一片新門或新的保險桿吧…東西壞了,或舊了,不再修理,而是換新,這種不修補及要換新的觀念也影響到現代的社會,朋友交惡、放棄,老板不對眼、走人,配偶不和、離婚、再換一個,這種人與人關係的取捨就像消費性習慣,不喜歡就換一個。但聖經馬太福音5:23-24卻告訴我們:「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與弟兄和好比向上帝獻禮物還要優先。基督徒在世上作鹽作光,我們除了要與神和好,也要與人和好,更要與萬物和好,這是神交付給我們的責任:治理這地 (創1:28),人類作為全地行使主權的角色,是有照顧全地的責任。

在「失控的進步」一書中提到南太平洋復活島的故事,在1722年復活節前夕被荷蘭船隊發現,取名叫復活島。島上有600多尊百噸以上並充滿神祕的巨型人頭石像,然而島上一片荒蕪,資源貧乏,沒有大樹又缺乏淡水,讓人無法理解是如何構築這些石像。然而科學家卻從在島上採集的花粉證明,島上原本水源充足、綠意盎然,在肥沃的火山土壤上長滿了濃密的智利酒椰子,而最後毀掉這一切的不是天災而是島民自己。因為復活節島肥沃的土壤以及宜人的氣候讓居民在此安居樂業,人口增加,但卻開始分出社會階級而以令人敬畏的石刻雕像來榮耀自己的世系,加上競爭心態,數量越來越多、尺寸越來越大。然而因為運送石像需要用到大型木材,因此他們不停的砍伐樹木,當最後一棵樹被砍下後,昆虫沒法生存,動物開始消失,候鳥不願再來,氏族間又繼續戰爭,但他們卻相信他們手做的石偶像會祝福他們,於是他們繼續建造,但當最後一艘木船壞掉之後,他們再沒有木料造船,也無法出海捕魚,他們也無處可逃,只有在島上等死。

聯合國推行碳中和的概念,就是透過一套計算方式來計算自己排放二氧化碳的總量,然後透過植樹或其他方式把這些二氧化碳排放量吸收掉,期以達到環保與平衡的目標,雖然有人戲稱為贖罪券,但在現今的社會中,既使不開車、不坐電梯、自備水壺...我們還是很難不排碳,所以透過碳中和的計算方式,計算出自己的每年二氧化碳化排放量,再種回等同量的樹來平衡,也未尚是個不錯的想法。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過簡樸的生活,這也是耶穌的榜樣,他帶著門徒出去的時候,沒有錢囊,沒有口袋,沒有鞋,只穿一件褂子。

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專業回應神要我們學習祂修復的觀念,但最要緊的是要確認這世界是神的產業,是神委託我們來管理的,所以要保養顧惜。



生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