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在基督教導航會簡訊124-125期.2009.5-6,7-8.
1860年, 英法與中國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開始, 除要求清政府允許傳教士購買田地建造自宅外 , 在法律上也正式承認教會學校 , 當時所謂的現代福音派 以主流身份在中國廣設各級學校, 成百上千帶著熱血的宣教士以各種身份進入大陸, 擔任各級老師, 翻譯, 出版…,也包括了醫生護士等, 但這有異於之前的宣教模式, 只作植堂與建立教會, 所以在不需要植堂的情況下, 這批專業人士反而開始迷失了宣教的目的, 他們開始以專業人士角色協助中國社會接觸西方文化, 引進科學新技術, 以致於促成了洋務運動 , 也所謂的自強運動, 同治中興(1862- 1874), 模倣西方, 培訓外語人才. 到1875年, 中國已有了350間教會學校, 六千多位學生, 但大都是小學, 一直到1879年, 上海聖約翰書院成立, 基督教高等教育才漸漸萌芽. 直到1921年, 在中國的教會學校學生有214,254人 , 到1925年, 光是大學生就有約三千五百人 , 佔當時整個中國高等學校學生人數的80%, 而整體教會學校學生數佔當時中國學生人口的30%.
美國長老會狄考文在1877年「在華基督教傳教士大會」中, 以「基督教會與教育的關係」為題發言: 不是要把教育提高到作為中國基督教化的一種偉大手段, 而不過是要表明它的重要性並為它爭取到合理的地位….凡是教會為推翻異教信仰所需做的一切都是他 (傳教士) 的工作……一切不與基督教道德標準相抵觸的方法, 手段都是合理的, 它們的使用只取決於便利性原則..… 教育雖然不能代替佈道成為使信教的直接手段, 但是它確可以通過傳播科學知識來「摧毀異教堡壘」, 通過培養學有專長, 具有基督教信仰的領袖人物使國家基督教化.… 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是上帝特別賦予教會打開異教邪說大門的工具和爭取人們信仰福音的手段 . 從狄考文的專論中, 顯見在華基督教世俗化已經開始, 傳統的植堂傳揚方式不只因深入民間有很大的危險外, 方式也落伍了, 我們要善用上帝給我們的資源, 因為一切不與基督教道德標準相抵觸的方法, 手段都是合理的, 雖然是權宜之計, 然而在一百多年後來觀察很多當時因此概念而成立的眾多學校, 醫院或福利機構, 福音的果效是有限的, 因為在這些團體中, 基督徒比例是低的, 有些甚至已沒有了宗教色彩.
美國長老會狄考文在1877年「在華基督教傳教士大會」中, 以「基督教會與教育的關係」為題發言: 不是要把教育提高到作為中國基督教化的一種偉大手段, 而不過是要表明它的重要性並為它爭取到合理的地位….凡是教會為推翻異教信仰所需做的一切都是他 (傳教士) 的工作……一切不與基督教道德標準相抵觸的方法, 手段都是合理的, 它們的使用只取決於便利性原則..… 教育雖然不能代替佈道成為使信教的直接手段, 但是它確可以通過傳播科學知識來「摧毀異教堡壘」, 通過培養學有專長, 具有基督教信仰的領袖人物使國家基督教化.… 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是上帝特別賦予教會打開異教邪說大門的工具和爭取人們信仰福音的手段 . 從狄考文的專論中, 顯見在華基督教世俗化已經開始, 傳統的植堂傳揚方式不只因深入民間有很大的危險外, 方式也落伍了, 我們要善用上帝給我們的資源, 因為一切不與基督教道德標準相抵觸的方法, 手段都是合理的, 雖然是權宜之計, 然而在一百多年後來觀察很多當時因此概念而成立的眾多學校, 醫院或福利機構, 福音的果效是有限的, 因為在這些團體中, 基督徒比例是低的, 有些甚至已沒有了宗教色彩.
當時的一位代表人物李提摩太先生在中國40多年, 一直致力以成立大學為目的, 周旋在清朝官史之中, 後來運用庚子賠款建立山西大學, 他沒開拓教會, 也沒植堂, 因他與差會意見不同, 就退出差會, 開始獨立宣教. 李提摩太在1891年接「廣學會」, 發行萬國公報與中西教會報, 介紹西方最新知識思潮和報導中外基督教發展情況, 均為中國報業史上重要先驅刊物, 其灌輸西方文化, 譯述歐西學術思潮, 影響當時中國維新份子, 廣學會出版書報刊物百餘種, 發行全中國. 所以算是中國最早的文字事工, 但他只對高級知識份子與高層有興趣, 也奠定現代福音派為主流派的地位 . 但另一股非主流的保守福音派卻致力於維持傳統的傳教原則, 就是走入平民, 建立教會, 成立小學堂教導聖經, 這以戴得生為主的內地會為代表, 他們至今仍然維持異象, 內地會1865年由戴德生在中國創辦, 1964年後改稱海外基督使團, 現有大約一千名宣教士, 分別來自十多個國家向17億非基督徒傳揚福音 , 內地會的影響力在當時也許不明顯, 但現在卻是很大的, 很多大學幾十年或一百年來仍是一間, 但內地會的地方教會卻仍在世界各地增加中.
在主流派主導的情況下, 基督教學校的福音色彩逐漸弱化, 很多中學以下的學校只維持一星期一次的崇拜, 學生規定參加, 但不強迫信主. 大學以上那就更退色了, 根本不能強迫學生參加宗教活動, 很多基督教大學基督徒的比例跟其他一般大學一樣. 身帶宣教士身份的老師除了提供學生聚會查經場所, 開放家庭, 安排餐會, 配合教會活動, 當學生輔導, 當然也會帶學生信主, 這都很好, 但大都是被動執行, 像查經如此重要的宗教活動大部份所謂的家長都不參加, 都只供應場地與茶點, 但接下來呢? 這些宣教士老師期滿就得回原國去. 事工就到此結束了.
二十世紀的冷戰時期, 當國民政府遷離大陸, 十三間在大陸的基督教大學計劃在台灣復校, 美援下透過基督教聯董會的建校計劃, 成立了東海大學, 也吸引了一批宣教師東來, 東海大學第一代的宣教士有十數位, 他們大都是教職, 有很多是創系主任, 或擔任重要的行政職位, 像會計長, 勞作教育長等, 當他們回去時他們留下什麼? 好的品格? 美好的聲望? 還是留下福音的種仔? 從四五十年後的今天來看, 這一群東海大學的宣教師大都年過七十, 幾乎都返回原有國退休了, 他們花了十幾或數十年在東海, 開放家庭, 參與小團契, 配合教會, 當然也努力教學, 貢獻不少, 雖然他們都以宣教士身份來到台, 有些甚至不拿學校薪水而只支領差會的奉獻, 但他們不用植堂, 不必建立教會, 也沒有業績的壓力, 所以他們是以教學為主, 傳道為輔, 還是反過來, 傳道為主,教學為輔? 從現實與異象的不同角色來看, 是相互矛盾與衝突的, 教書若是工作, 聖經叫我們當兵的不要叫事務纏身, 所以要專心教書, 以現今台灣大專教學生態來看, 教學, 研究, 服務, 輔導四大領域已經將老師搞得喘不過氣來了, 怎麼樣還有時間傳道?現在如此, 之前也許沒那麼嚴格, 但一份專業教學工作, 也必需要花時間, 所以在缺乏差會監督與必須要建立福音據點的情況下,大部份的宣教士只能作輔助與撒種的工作, 並不是撒種工作有問題, 聖經說撒種與收割同樣重要, 只是撒種不需要太多的策略與長遠的計劃, 海外宣教士終必要歸回, 他們的工作要如何持續? 耶穌知道他只有三年的時間, 他一開始就召募十二個門徒, 福音到地極, 是透過門徒, 耶穌是賜與聖靈.
在此種架構之下, 我們很難看到這批在校園的宣教士老師會有有效的福音效果, 不像在醫療界中有很多被肯定且獲獎的醫生,但他們被肯定的成就是專業, 不是他們宣教效果.
而在東海大學這所在冷戰時代美援下的基督教大學, 宣教士老師的老師角色當然是授課, 而宣教士的角色卻難以發揮, 那一般的本土基督徒老師就更難了. 他們能做的大都只停留在參加宗教活動和提供場所與食物點心, 或能在教會講道, 或在福音場合有些屬靈專題就是很重要的服事了. 事隔數十年之後, 很多以宣教士自居的老師在學術或宣教領域上都是失落的, 幾乎是兩頭燒, 加上家庭, 自身健康或自我成長, 更是雪上加霜. 但最有價值的應該就是當事者在生命的過程中經歷了與上帝的立約, 相信也是他們一輩子最特殊的經驗. 當然其間也有不少宣教士老師能在學術地位上有成就的, 但不是宣教.
筆者本身從事學生事工廿多年, 身旁除多有外國宣教士外, 也有校園與學園的同工, 我們最常談到的是學生的流失率太高, 學生畢業後就鳥獸散了, 所以學生事工原本就很有難度, 但這不能作為藉口, 耶穌的策略就是有效的方法. 學生事工有價值就是因為學生有很大的可塑性, 有社會高級知識分子的優質與熱血, 英美多次的宣教復興都在大學校園中發生, 在1886到1919三十多年中, 美國派往海外的傳教學生就有8140位, 到中國的有2524位 , 所以學生事工是挑戰一群有理想的青年學子選擇投資生命在最有價值的事上, 就是在基督裏, 也因他們會逐漸對四周與社會有影響力.
東海大學社會系練馬可老師1976年在東海的演講「理想, 創造性和東海大學」中講到了宣教士老師的無奈與失落: 東海 …. 最初那兩三年裡…. 充滿了一種真正的理想處義氣息, 每個人都『投入』了一件創造性的事業….我們正在創建一所大學…. 我們大多人都有一種感覺, 就是自身被直接投入進入了一種事業…. 去建造這所大學和去鎔鑄它的傳統…. 真出現過一些極具創造性的工作…. 我們現在對東海已日趨冷漠了…. 我們已失去了直接的, 個人的投入的感覺了. 我們對『能得到什麼』想得很多, 而『能給予什麼』卻想很少, 我們追求每天, 每週事物的常規, 我們充滿一種不求有功, 但求無過的想法…. 漠不關心, 並且愈來愈喜歡批評……
結語
有幸在年青時就能參與基督教導航會的事工, 看到一批主動參與小組查經聚會的宣教士老師, 他們不只提供場地與點心, 還有計畫性的栽培本地的學子, 他們安排了每週的查經班, 禱告會, 數天的工作營, 一週的訓練會, 一個月的短宣, 數不盡的飯局, 旅行, 探訪…..而當他們離開時, 工作還沒停止, 有一群本地人開始接棒, 工作繼續, 反而這樣的宣教士老師是低調的, 但他們是清楚異象, 明白自己要做的, 所以他們的故事是要被記錄的, 可以作為我們在校園事工的激勵與學習, 在激變的現時年代, 迷失是容易的, 在陳映真的「山路」短篇裏, 女主角蔡千惠在安郁的城市生活中忘卻了自身追求的理想, 夢醒時, 結果是可悲的.
1董黎, 教會大學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復興, 刊於: 南京大學學報 [哲學, 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2005年5期; 頁. 70 - 81。
2王冬凌, 試論中國近代教會學校的發展軌跡及特點, 刊於:大連教育學院學報, 1997年1期; 頁. 36 - 39。
3現代派, 注重傳教的人道主義和社會性職能… 認為傳教並不僅僅是拯救個人, 更重要的是促成社會進步… 主張對不同文化應理解和尊重; 保守派, 強調保持教會的純潔性, 認為基督教真理只有一個, 因此他們強調的是基督教與當地文化的衝突性, 以及用基督教文化取代當地文化的必要性. 史靜寰, 1991 美國現代派傳教士教育家的形成與中國教會學校的改革 / US Modernist Missionaries and Reform of Chinese Missionary Schools, 刊於:美國研究, 1991年第3期; http://ias.cass.cn/show/show_mgyj.asp?id=749&table=mgyj。
4洋務教育活動分兩個重要方面, 即創辦洋務學堂和派遣留學生. 缺乏培養通用性人才的綜合性學校是洋務教育的嚴重弱點... 洋務學堂的培養目標… 是一種器藝形人才, 加上採用部門辦學的模式, 事實上限定了學生的畢業出路和職業定向, 使他們失去了對典型士紳家庭和工商買辦階層子弟的吸引力, 因此洋務學堂主要也免費吸收中下層家庭子弟為主. 王倫信, 中國教育近代化的啟動與基督教教育策略的調整, 刊於: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 [教育科學版], 1999年 4期; 頁. 75 - 81。
5史靜寰, 1991 a, 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華的教育活動,台北: 文津出版社
6Hunt, Michael H., 1993 / 1983, 一種特殊關係的形成 : 1914年前的美國與中國 / The Making of a Special Relationship :
7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o 1914, 項立嶺, 林勇軍 譯,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8史靜寰, 1991 a, 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華的教育活動,台北: 文津出版社。520 . 9207 / 5053 [C 131916]
9史靜寰, 美國現代派傳教士教育家的形成與中國教會學校的改革 / US Modernist Missionaries and Reform of Chinese Missionary Schools, 刊於:美國研究, 1991年第3期; http://ias.cass.cn/show/show_mgyj.asp?id=749&table=mgyj。
10Paul Cohen著, 蘇文峰譯, 戴德生與李提摩太宣教方式之比較, 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 宇宙光 1981.
11內地會,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6%85%E5%9C%B0%E4%BC%9A&variant=zh-hant
史靜寰, 1991 b 美國現代派傳教士教育家的形成與中國教會學校的改革 / US Modernist Missionaries and Reform of Chinese Missionary Schools, 刊於:美國研究, 1991年第3期; http://ias.cass.cn/show/show_mgyj.asp?id=749&table=mgyj.
12東大校史會, 1981: 頁. 291. 練馬可,Mark Thelin, 1933年出生於大陸福州, 父親是協和中學的副校長兼傳教士, 母親教授音樂及英文, 1955年畢業於奧柏林學院, 隨即到東海大學擔任英文教師兩年, 之後返美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 1962年再度回到大度山上, 曾擔任社會系系主任多年, 為東海社會系建立堅強的基礎, 培育無數社會學界菁英, 造就許多傑出社會工作人員, 曾獲教育部頒發「六藝獎章」. 1985 年起擔任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董事, 協助推展扶幼工作, 1996年轉至台南神學院擔任宗教社會工作研究所所長, 仍擔任東海大學兼任教授, 1999年榮獲全國好人好事代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