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8日 星期五

新原生家庭

815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最近和一群弟兄花了三四個月在查一份查經資料,叫做「生之追尋-肩負使命的男人」,什麼叫做肩負使命的男人? 就是能深刻認識基督,並要裝備我們能一生跟隨基督。書中有一系列對等的內容:上帝是創造者,對應的是新的創造、上帝是審判者,對應的是聖潔、上帝是統治者,對應的是安全,上帝是供應者,對應的是完全、上帝是父親,對應的是重要…..這份資料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提醒身為男人的我在基督裡的身分與角色。

    男人在教會的身分兩極化,教會中大部分的管理階層像牧師長老或執事大都是男人,當然現在女牧師已經有不少,但普遍上還是以男人為主。不過在做事與參與聚會的卻是女人為多,很多教會有姊妹會,但很少有弟兄會。在教會裡台上的大部分都是弟兄,但在台下的幾乎都是姊妹。我們常會看到聚會完兩三個姊妹會留在位子上一起禱告,甚至哭泣禱告,卻不太可能看到弟兄在一塊哭泣禱告。很多教會的造就資料都是為姊妹而寫,特別為弟兄寫的真不多。所以這份資料足珍貴,但是在查考完後才發覺到身為男人在教會上的角色並不只是站在台前扮演祭司,或是忙碌的執事,而是要學習一生跟隨基督,並用生命來影響周圍的人。

    有些上帝的特質我們比較熟悉,像上帝是創造者,祂是無中生有,並且很有創意,所以我們若有祂的基 因,就會跟祂一樣很有創意。 但在台灣的教育制度下, 強調所謂的標準答案也就抹殺掉了其他的可能性,所以要有創意是不容易的。 跟我們的成長過程更是習習相關,特別是我們身為文化大國有太多的限制與約束,也讓我們在創造力上相對弱式。這些與生俱來的限制,在社會學或教會中我們稱為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成為我們必需要面對的議題。有些教會強調內在醫治,其中原生家庭就是要醫治的一個重要部分。

    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信仰,但卻不能選擇我們的家庭,坊間形容我們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幾乎是負面的:我們身上都有許多來自原生家庭的綑綁,繩子已深入皮肉甚至血液裡,要想解開繩子,勢必皮開肉綻、鮮血淋漓…. 父母皆禍害……原生家庭的烙印….聽起來很嚴重,家庭成為受傷最重的地方,作為捍衛家庭價值的基督教會,如何去面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教會又如何看待原生家庭的影響?

當我們長大成人,可以獨立邁入人生另一階段,對家裡應該感恩多於埋怨,即便爸媽真的挺糟,我們仍然能夠從負面學習,也就是努力避開雙親所犯的錯,我們仍可有嶄新的未來,我們的信仰裡有「化咒詛為祝福」與「苦難是化妝的祝福」….端看我們對過去經歷的應對態度。

   
這好像只能勉強接受,事實既是如此,也只能這樣,是宿命;難道我們只能消極面對?

一個人一生中有兩個家,第一個叫原生家庭,無可選擇!第二個是我們所建立的「新家庭」,好壞全由自己決定!怎麼看原生家庭呢?那是父母養育我們的地方,父母是人,當然不完全,必有過失,但我相信,多數的雙親,都竭盡所能將最好的給孩子!

   東海大學社工系簡春安老師說過:要了解一個人的行為,得分析他的家庭!要治療一個人的行為,得重塑他的家庭!要改善一個人的認知系統,更是需要透過他的家庭!「親密之旅」黃維仁博士說:家,是人一生中關係最密切的地方!童年的心理創傷,在與最親密的人互動時,最容易浮現!以前未得到滿足的各種心理需求,更會想從配偶身上加倍得到!這兩個家,是緊密相關的!

 有一個例子,有一個家庭,媽媽煮魚都是無頭無尾,為什麼會如此。連煮魚的媽媽也搞不清楚,因為她從小在家裡吃魚就是無頭無尾,所以買魚時就自動叫魚販將頭尾砍掉。於是就打電話回去問媽媽,也就是外祖母,外祖母說因為家裡的鍋子太小了,放不下整條魚,所以要砍頭砍尾。這種不經意的影響就會隨著原生家庭延伸,到了第二個家庭仍然深具影響力。

那些事情影響比較大 ?是我記得的事情對我人生的影響比較大呢? 還是我不記得的事情對我人生的影響比較大?

我太太包怨我洗碗時容易打破碗,她沒看到我洗碗很乾淨,只看到我常洗破碗的缺點。後來她到我家住了半年,發現我們家人都有這個問題,她才知道這是我們家的毛病,因為我們有個大動作,為了有效為處理瓦斯爐、琉璃台和餐桌,我們會將所有碗盤鍋子等等先丟到水糟去再一起洗,在丟在一起,或說疊在一起的過程很容易就會讓碗盤翻倒而打破。連洗碗的動作都會從原生家庭帶出去。

有些家庭平常講話很大聲,像吵架一樣,剛好碰到一個講話輕聲細語的女生,他就很喜歡她的安靜氣質,也剛好這位女生碰到這位講話有力氣的男生,覺得他很man,就是她欣賞的那種豪邁的個性,也是她們家最缺乏的,於是就在一起了,他們不曉得災難才要剛開始。接下來結婚作生子,我們從來沒當過丈夫或妻子,更沒當過父親或母親,也沒有什麼機會上過這樣子的課,不像我們選擇了終身職業,要花四年學習,才能有所了解,但職業只有三四十年的時間。作人丈夫妻子、作人父親母親卻是一輩子的事。所以我們只能用生活的經驗來面對我們所建立的「新家庭」,那真是冒險。

當然在婚前盡力去明白自己的生命歷史,既不是要棄絕原生家庭,而是要夫妻同心合力,打造一個健康而感恩的新家庭,才有能力成為各自原生家庭的祝福與幫助!再回頭來孝順與陪伴兩方的長輩,這才是每個人一生所擁有的兩個家,最積極而有意義的連結。這是很多坊間所鼓勵的方法。但對一個基督徒來說,我們能有更積極的方式嗎? 當然,因為耶穌己成為我們的阿爸父! 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全新的原生家庭。(加拉太46你們既為兒子,神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我們的心,呼叫:阿爸,父。)
在舊約聖經裡,父親一詞就是「源頭」或「作者」的意思。上帝被稱為「永恆的父」或是「永生的源頭」。撒但則被稱為「說謊之父」,因為祂是所有欺騙的源頭。

在父系社會裡,父親一詞含有兩種不同的意義。第一個意義表示父親是「家中的領袖」;另一個意義則含有「責任」的觀點。根據這兩個意義,我們稱上帝為全人類的父親;祂是「作者、源頭和首領」。在福音書中,耶穌使用「天父」一詞來描述祂與上帝的關係。在使徒書信裡,「天父」則是用來描述那些相信基督、與神連結的人與神的關係。耶穌稱上帝為「阿爸」,這是常見親切和信任的用語。我們身為祂所收養的孩子,現在稱上帝為我們的天上的父親,簡稱天父。

我們的背景可能無法給我們正面或合適的基礎來想像上帝作為我們的父親,然而即使最好的父親形象也不足以捕捉上帝身為我們的天父的所有形貌。若我們所經歷的父親形象就今日一般的標準而言是不足夠的,但我們不要絕望。我們需要努力和時間,使我們的心智和情感改換一新,以致能擁抱天父給我們所有的愛與改變。不論我們的背景如何,每個人都需要「上帝成為我們的父親」這更新的啟示。

當我們發現並擁抱「上帝成為我們的父親」所隱含的豐富意義時,我們的自信和對上帝的信心就會成長。當我們個人更多經歷上帝成為父親的事實時,會發現這將使我們更能向別人反映這些新的原生家庭特質。

我們的受造是有意義的,上帝在每個人的基因(DNA) 裡放下了想要與眾不同的渴望。沒有人希望他的墓誌銘上寫著:「他像一片枯萎的葉子,從歷史的排水管上滑落。」從一開始,上帝就創造男人成為獨特的個體;祂賦予他「管理和維護」所有受造物的角色;而罪卻使我們撇下上帝,獨自尋找生命的意義。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與眾不同,能夠成為重要的人物。培育孩子的最高目的是「預備、裝備和驅使孩子發展有意義的人生」。身為我們的天父,上帝的期望也是如此。上帝在耶利米書2911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

在基督裡,我們已被收養進入上帝的家中,成為上帝的兒子,與基督同為後嗣。我們成為亞伯拉罕所承受的應許的後嗣,與神永恆的計畫連結。

在基督裡,我們再一次認識自己真正的重要性。這不是我們為自己編造出來,或是從別人聽來的,而是透過我們與天父的關係發現的。保羅在以弗所書210中談到這個觀點:「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裏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當我們發現我們的人生目的是在上帝的計劃裡面,就找到了自己的重要性。認識上帝是我們的天父,帶領我們進入上帝的國度裡;認識祂的心意,讓我們得以了解自己的價值、可能的貢獻和終極的目的。
所以我們有了新的原生家庭,我們的父親就是耶穌,在祂裡面是完全的,我們在新的家庭中可以結出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加拉太書5:21-22)

我們不再停留在上面所說的兩個原生家庭,而是有了一個嶄新的新家庭,所有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都轉化成為祝福,因為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5:17) 而最能代表這個改變的就是使徒約翰。

   聖經記載約翰是個漁夫,和哥哥雅各是在一個捕魚的家庭中長大,父親西庇太在迦百農經營大規模捕魚生意,所以有僱工幫他打魚;母親撒羅米是一群追隨耶穌的婦女之一,也就是當時婦女會的成員,是一位虔誠而愛主的賢妻良母。因為和耶穌母親熟悉,難怪他們哥倆曾請他們的母親出面向耶穌遊說,要求在耶穌建立新的猶太國時 ,一個坐在右邊,一個坐在左邊,意思就是要謀個一官半職,理論上是要當宰相,也就是現在的行政院長等高職。

    約翰與另一個信主的補魚家族的安得烈起初都是施洗約翰的門徒,後來卻一同作了主耶穌的門徒。他和他的哥哥雅各被稱為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他們個性極為剛烈暴躁,脾氣很大,他看到有人奉耶穌的名趕鬼,可是又不和門徒一起跟從主,他就為主起了憤恨,禁止那人繼續奉耶穌的名趕鬼。當他看到那些撒瑪利亞人不接待耶穌,他和雅各就請耶穌吩咐火從天降下要燒滅撒瑪利亞城。但耶穌要教給他們的是愛心,當時就責備他們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乃是要救人的性命。」約翰當時年輕浮躁,實在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約翰跟其他門徒也一樣身體軟弱,耶穌在最後晚餐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他與大家一起睡著了,在耶穌被捉時,他也赤著身子逃走了。然而當耶穌被帶到大祭司亞那面前時,由於認識大祭司的緣故,約翰就同主進了大祭司的院子。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他也在十字架腳下。約翰的心一直沒有離開過耶穌。在十字架上,耶穌把母親託付給約翰,請他待馬利亞如同自己的母親。

    跟隨耶穌三年,約翰看見耶穌對眾人的愛,甚至在十字架上,祂仍求父神赦免祂的仇敵,深受感動。五旬節聖靈降臨之後,他與彼得同工,已完全看不見「雷子」的性格。他默默地在彼得身邊,同受逼迫,也一起傳講福音的大能,醫病趕鬼行神跡奇事。因著主耶穌,約翰變成了有主的形像的僕人,在新約書卷中,也是性情被神改變得最厲害的人。

    從後來的約翰書信中看到他從雷子變成愛的使徒,經常吩咐信徒要「彼此相愛」,愛成為基督徒的命令。 而他也從不太有文化水平的漁夫變成了可以寫出高水平的約翰書信、約翰福音和啟示錄,可見他在所受的基督教導下出現相當大的轉變。

    約翰曾因傳道遭受嚴酷的逼迫,晚年更被流放拔摩島監獄的煤礦服刑。稍後被釋放回到土耳其。他死時年歲已高,是唯一在平靜中死去的使徒。 

我們已不再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與限制,因為我們有了耶穌作為家長的新的家庭,我們的改變是耶穌基督最期待的,我們的正面影響力,也將是我們對上帝最好的回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生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