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科福音抱報
雲科福音抱報第22篇文章
1521德國的馬丁路德重新發現了福音的關鍵-因信稱義, 以聖經為中心. 接下來是一連串的宗教改革, 提倡翻譯聖經, 並且一般人也都可以閱讀聖經, 所以到1600, 聖經從拉丁文被翻譯成40種語言. 然而馬丁路德改教成功, 卻沒有改變教會的聚會方式, 1526年他提倡三種禮拜方式: 給年青人的拉丁文彌撒( 拉丁文是當時的通用語), 德文的公開禮拜和給那些願意成為熱心基督徒的第三種禮拜. 但都還是採取羅馬天主教教會的敬拜模式, 也就是傳統的猶太教聚會方式1 , 當然加上了很多其他的儀式, 像聖餐,洗禮,婚禮,堅信禮,按立禮,補贖禮,臨終膏油禮….等.
馬可福音1:21-22「到了迦百農, 耶穌就在安息日進了會堂教訓人; 眾人很希奇他的教訓, 因為他教訓他們, 正像有權柄的人, 不像文士」2; 路加福音4:16-20「耶穌來到拿撒勒, 就是他長大的地方. 在安息日, 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 站起來要念聖經, 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 他就打開, 找到一處寫著說: 主的靈在我身上, 因為他用膏膏我, 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 差遣我報告; 被擄的得釋放, 瞎眼的得看見, 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於是把書捲起來, 還執事,就坐下,會 堂裏的人都定睛看他」3.
當時耶穌在猶太教會堂聚會, 聚會的方式就是打開聖經, 朗讀經文, 教訓會眾, 然後把書捲起來, 交還給執事. 這種聚會方式與現今我們的聚會沒有什麼樣差別, 甚至連講壇與會眾席也分開. 電視佈道家查爾斯史丹利在「預定的會面」講道中也批評這種將神職與平信徒劃分的崇拜空間形式, 因為耶穌早就將分隔的幔子裂開, 人與神已不再隔離, 主再來的日子更是人可以和主永遠同在.
真正的基督教聚會是在耶穌復活升天後開始, 其間有兩個門徒往以馬忤斯去, 在路上碰見耶穌, 但他們眼睛迷糊了, 不認識他耶穌, 但他們卻強留耶穌住下來, 耶穌就進去, 要同他們住, 到了坐席的時候, 耶穌拿起餅來, 祝謝了, 擘開, 遞給他們, 他們的眼睛明亮了, 這才認出耶穌來….. , 另一次耶穌復活後的顯現是對十二個門徒, 他們在說話的時候, 耶穌親自站在他們當中說: 願你們平安, 於是耶穌給他們看他的釘痕手與腳, 接著就問他們: 你們這裏有甚麼吃的沒有? 這兩件事讓我們看到耶穌不僅要填飽肚子, 他是要與門徒一起聚會, 一起紀念主, 是透過一起用餐的方式.
我們現在普遍教會聚會方式與架構大同小異, 禱告, 唱詩, 獻詩, 讀經, 講道, 禱告, 報告, 大家排排坐,神職人員在前面的高台上, 當然可以讓大部份的人看到他, 平信徒坐在下面, 在沒什麼互動下坐著聽講一兩個小時, 然後進行愛宴 (不一定每個教會都有愛宴), 有些教會吃飯時不能在會堂, 免得污染聖殿, 這跟耶穌在猶太教會堂的聚會很像, 但卻與耶穌復活後與門徒的聚會不同, 當時耶穌與門徒是一邊吃飯, 一邊分享, 一邊紀念主, 一邊教導, 是互動式的.
使徒時代的初期教會是怎麼樣的聚會呢? 使徒行傳2:46-47「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 在殿裏且在家中擘餅, 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讚美神, 得眾民的喜愛. 主將得救的人, 天天加給他們」. 他們將聚會生活化了, 也因為當時基督教被視為是猶太教的一支派, 很多聚會仍然在猶太教會堂進行, 所以保羅到各地宣道都是從猶太教會堂開始; 因此很多外邦人不方便進入猶太教會堂, 他們就在家裏聚會, 他們擘餅紀念主, 以歡喜誠實的心用飯, 讚美禱告神, 使徒行傳2:42「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 彼此交接, 擘餅, 祈禱…」, 這就是當時的聚會方式, 交通分享, 吃飯, 禱告, 使徒教訓, 而上帝的祝福是將得救的人, 天天加給他們.
第一次宗教改革在第16世紀, 馬丁路德發現了福音的核心: 因信稱義, 是「神學的改革」, 而歷史上並未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第二次宗教改革, 渥夫根. 辛森在他的「改變世界的家」4 一書中提到繼馬丁路德後在18世紀, 敬虔更新的改革運動使教會重新與神有親密的關係, 是稱為第二次宗教改革. 強調「靈命的改革」.第三次宗教改革將是「體制的改革」, 也就是恢復新約聖經教會聚會模式的改革, 我們的聚會方式將會改變. 我們看到現在有很多固定週日「坐」禮拜的人, 一坐就是一, 二十年, 他們在初信主時的感動與火熱, 早就在固定不變的教會聚會模式中, 不知不覺的給消磨掉了 ,因此神要我們去思考合乎聖經原則的聚會方式, 這就是第三次的宗教改革, 或可說是「復興」吧!
「雲科福音中心」原只是導航會在斗六的一個集會點, 提供學生自習與查經聚會所需, 後來與基督徒聚會處合作成為一福音中心, 有正式的主日崇拜, 週間也有查經聚會, 三年下來, 人數雖不多, 但也頗具功能,敬拜, 交通, 門徒栽培均在進行, 但所有聚會方式仍是傳統模式, 以雲科福音中心的彈性定位與年青成員, 大可有較實驗性的聚會思考, 我們的目標不變, 就是建造基督的身體, 但我們的方式可以用諸般的智慧, 耶穌說: 因為無論在哪裏, 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 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5 ; 保羅也說: 這有何妨呢? 或是假意, 或是真心, 無論怎樣, 基督究竟被傳開了, 為此,我就歡喜, 並且還要歡喜 . 所以我們可以突破自己,讓自己心意更新而變化, 就是要多得人6.
也許我們覺得我算老幾? 怎麼樣可能改變傳統體制? 但有史以來, 所有的改革都是從少數人開始, 67億世界人口也是從兩個人開始, 基督教導航會在世界上超過110個國家與地區的事工也是從兩個人的禱告開始. 所以不要叫人小看我年輕(或年老) 7.
1猶太教會堂的聚會次序:詩歌敬拜, 呼召, 禱告, 聖經課程, 講道, 祝福.
2路加福音24:13-35 耶穌向兩個門徒顯現
3路加福音24:36-43 耶穌向使徒顯現
4渥夫根辛森, 改變世界的家,16頁,以琳,2001
5馬太福音18:20主在奉主名的聚會中間, 不在乎人多寡.
6腓立比書1:18無論怎樣方法, 基督被傳開就得歡喜.
7提摩太前書4:12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 總要在言語, 行為, 愛心, 信心, 清潔上, 都作信徒的榜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