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8日 星期四

當郵局離開奧柏林

當郵局離開奧柏林
      被譽為全台灣第一家校園郵局,有64年歷史且最有氣質美名的東海大學郵局,已於2020112日搬離校園。其實19年前,郵政總局在東海大學的西側靠東海別墅兩千坪土地上興建的「電腦備援中心」[1] 完工啟用時,就要將郵局搬過去,但當時學校仍然需要郵政業務,加上電子郵件才剛起步,也沒有社群網站的出現,學生還得依賴傳統信箱互通信息,這個一留就近二十年。現在郵局大部分的業務已被便利商店取代,社群網站也取代了信箱,郵局業務萎縮,在商言商,才決定搬離
        郵政總局的歷史檔案顯示東海大學郵局成立於195696日,是在東海大學成立後隔年設置,但現址的學生活動中心卻在19596月才完工,這三年期間是借用了第二棟男生宿舍一樓,現為理髮廳的空間作為臨時郵局代辦所,待學生活動中心完成後才搬過去。因為男生宿舍的建築型式也同樣是紅磚白牆灰瓦,對郵局來說都是長的很類似的建築,也就沒什麼差別了。
        那是不是台灣第一家校園郵局呢? 東海大學是台灣第二間大學,第一間大學是台灣大學,台大郵局成立於1958522日,而當時的臺灣省立工學院,後改制為國立成功大學,成大郵局則在19561029日開辦,均比東海晚了一點。

東校校園規劃的理想性

       東海大學在創校時的校園規劃就有一個活動行為的計劃,也就是下課後師生會一起走過文理大道,穿越教堂到達學生活動中心用餐,接著女生往右到女生宿舍,男生往左回男生宿舍,而老師則回到在男女生宿舍後面靠東邊的住家,這就是東海大學創校至今所強調的住宿學習,師生住校,走一樣的路、在一起活動,在一起生活。

       在19547月及9月份提出的校園配置圖中,教職員宿舍的位置設在西邊、靠近東海別墅的相思林間,而同年9月陳其寬的一張有著層層山巒的東海大學遠景水墨畫中也看到圖的右下角落是一群分散的小房子聚落,後來被用筆修掉,但卻留下了清楚的痕跡。到了11月份修定過的配置圖中,教職員宿舍就被移至東邊,均是經過多次討論後,除因水壓問題外,更要緊的是師生上下課行走的路線不同,學生往東邊去,老師往西邊走,就各奔東西,這就會影響到師生接觸的機會,所以後來將教職員宿舍改到東邊,也成就了「走一樣的路」的住宿學習概念。



19549月當貝聿銘要向基督教大學聯合董事會提出簡報的前一天晚上,陳其寬用水墨趕出了一張有著層層山巒的東海大學遠景水墨圖   

        所以學生活動中心的位置與定義很重要,除了位於教學與宿舍之間,東海大學的學生活動中心是台灣第一個專門為學生而設計的複合式活動場所,四棟大小不一的建築群圍塑出一個廣場空間,類合院的模式可以有效的讓學生在此聚集而產生活動。這與後來興建的藝術中心 (陳其寬. 舊音樂系館. 1962 ) 有相似的合院規劃,只是學生活動中心是開放式的合院,可以四通八達,藝術中心則是內聚式有被管制的合院。












陳其寬最早的學生活動中心設計草圖規模較大,銘賢堂前還有一座戲台,四週的檔土牆作為觀眾席,右邊郵局的位置圍塑出一個小院落,而奧柏林室則是棟二樓的建築。

        學生活動中心除了郵局,還有現為信箱間的奧柏林室,學生社團辦公室和銘賢堂四棟房舍,建築型式與學生宿舍類似,均以台灣民居建築為原型的設計手法,紅磚灰瓦白牆及大面積的玻璃門窗與鋼筋混凝土框架顯示出中國傳統建築型式的現代化構成。當時三位創校建築師 (貝聿銘、張肇康和陳其寬) 實驗性的將東西方建築作了結合,統一建築形態,也統一了構造和材料。於是校園建築以清水混凝土作為主要的結構框架來取代傳統的木構架,但在屋頂、牆壁、門窗的設計上卻仍保持傳統的樣式,而更積極的追求材料的真實性與現代化。這也成就了東海早期建築的文化資產價值。

        除郵局和奧柏林室外,另兩棟建築均有迴廊連接,學生社團辦公室空間因地形的變化下降了一層樓高度,二摟剛好和其他空間的一樓相連接,加上開放空間的比例適中,屋頂也因空間量體的大小和高度不同,形成了豐富的空間堆疊效果。每當秋天,銘賢堂前的五棵楓香將活動中心點綴著深褐的紅色,這時吹來大肚山特有的涼風,一股蕭瑟的氛圍總讓人拉高了衣領,更盼望著遠方捎來溫暖的信函。這就是當年信箱間帶來的懷念故事。

郵局與信箱間

        當時的郵局裡有出租的信箱,校史也記載著奧柏林學生活動中心對早期東海人的重要性:當時每一位學生都住校,唯一對外聯繫的管道就是信箱間。早期每一個同學都有屬於自己的信箱,而信箱是在郵局裡面,而郵局又是在學生活動中心裡,下課後,不管學生或老師,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到信箱間取信,有的是家裡朋友寄來的信函,更多的是學校同學們相互傳遞的便條,在沒有手機的時代,信箱提供的就是實體簡訊,所以製造了一個彼此溝通與問候的環境,讓全校所有的同學與教職員都會碰面的埸所。

        進入郵局時左邊有一道海報牆,甚至郵局的外牆也貼滿了海報,可見活動中心也是校內主要的消息傳播站,學生與教職員在此可以知道學校發生了什麼事,甚至國家的重要事件也會在此張貼公告,比如當時的中美斷交,釣魚臺事件等。其實大部分的同學不會每天用到郵局的郵政與匯款功能,但信箱就關乎到每天的人際互動,才會在這次郵局搬遷引起那麼多的關心。

        郵局前面的七塊水泥立方體也是很重要的空間形態,在很少戶外坐椅的東海顯得特別珍貴,錯置的排列組合已經有類似公共藝術的性質,而時間的歷練也已將水泥表層磨的讓粗骨材 (石塊) 都跑出來了,多少等待與聊天的歲月在這幾個石塊上留下了記憶? 相信這是每個東海人身體觸動過的歷史。

 



                                        


郵局貼滿了海報                       






當時的海報牆

         當時信箱間扮演著師生與外界聯繫和學生間的聯絡角色外,奧柏林室與銘賢堂則為可作為出借的彈性活動空間。奧柏林室可以開班會或舞會,銘賢堂則可舉辦大型的活動像表演與書展,甚至劍道柔道社團都利用銘賢堂練習,而學生社團一樓為餐廳及福利社,二樓為學生社團空間。銘賢堂前的棋盤式廣場主要規劃概念就是避免全部水泥化而用一半的面積植草來降低硬舖面溫度,因為銘賢堂是大型集會場所,需要在換場時有等待與出場的吞吐空間,棋盤式設計可以解決腳踏穩定地坪又環保的做法。   

活動中心的歷史

當時的學生活動中心又稱作「奧柏林學生活動中心」,校史「奧柏林中心的歷史背景」專欄記載[2]奧柏林學生活動中心由美國奧柏林學院捐贈,原因為清末庚子事變義和團之亂在山西暴動時的一段歷史。當時被殺害的傳教士中,有一部份是奧柏林學院出身的學生,為了紀念這些罹難的學生,由住在美國俄亥俄州奧柏林市的奧柏林學院校友及學生發起成立「奧柏林山西紀念協會」。紀念協會不僅提供獎助學金給華人青年就學,亦派遣奧柏林學院畢業生到中國任教,其中包括紀念協會在山西太谷成立的銘賢學校,即是當時孔祥熙所創辦 (18801967、曾擔任民國初期南京政府行政院長及財政部長)。孔信奉基督教,在中國就與這些宣教士交情深厚,大難中不惜冒險接濟他們。事變之後,孔赴奧柏林學院留學,1907年回國後創辦了銘賢學校,藉以表彰奧柏林團隊為中國所做的貢獻與犧牲。銘賢學校的老舊校舍,就位於現今的山西農業大學之內後來中共強制關閉了所有的教會學校,奧柏林學院才改變派遣教師至印度、日本,及台灣的東海大學。社會系練馬可老師就是在1955年奧伯林學院畢業後透過紀念協會申請到台灣東海大學服務的教師之一。東海的「奧柏林學生活動中心」以及「銘賢堂」,就是紀念這一段歷史。目前在奧柏林學院還留著因紀念庚子年義和團事件罹難的校友和眷屬的殉道者紀念碑,碑上的兩塊銅牌上刻有18位殉道者的名字。這座紀念碑落成於1903年,迄今已逾百年。傳統上每一年的畢業典禮,畢業生都要穿過這座紀念碑往前行[3]

奧柏林學生活動中心是陳其寬先生設計,19596月完工使用。這四棟建築群所圍塑出來的室內外空間提供全校師生一個豐富的課外活動場所,是早期東海人匯集與聚會的地方,也是公路局台中到東海線的終點站,當時東海人要到台中市區都會在此等候公車,所以算是全校的中心地段。

學生活動中心的改變

一直到1972年學校開始擴大招生,活動中心空間已不符使用,1974年加建了花園餐廳 (建築系洪文雄教授設計)1982年郵局將信箱間搬到奧伯林室,由原本的九百個信箱增加到兩千個;1986年在原有的學生社團辦公室東北角增建了學生社團空間 (李祖原、姚嘉志建築師設計) 1992年銘賢堂因學校缺少大型階梯教室而改成可供兩百多人上課的階梯教室;在2006年國教室辦公室遷移至舊有的學生社團空間;2019年衛生與諮商中心也搬到此辦公,從此學生活動中心起了很大的變化,因為大部分的空間是辦公與上課使用,在下班後是不開燈也沒有人使用,加上學生已不再用信箱間,於是活動中心沒有了活動,晚上變成黑暗的地方。

原本屬於學生的活動中心因行政與教學功能介入,活動空間被壓縮,現在只有東北角靠溜冰場的社團空間還有學生在活動,棋盤廣場和楓香廣場在夜間則顯得冷清多了。







舊福音中心

在學校活動中心旁有一棟容易被忽視的建築,就是舊的福音中心,基本上它也是活動中心的一環,提供了基督教學校宗教性活動的場所。1963年春天動工,當年112日與路思義教堂同時啟用,是做為彌補教堂空間的不足,像主日學、婦女會,以及其他基督教活動之用,建築費用由路思義基金會捐贈。由當時的建築系系主任陳其寬先生指定系上助教蕭梅女士設計,為了配合校園的建築風格,這棟建築也採用了紅磚灰瓦白牆及大面積玻璃的風貌,跟東海其他的房子類似。西邊接道路的一線天牆,除了精緻的磚工與收邊,更讓室內的空間可以從線縫中觀察到室外的狀況。而特別的是大斜屋頂的屋椽壓的很低,尺度也因此顯得親切,簡潔的空間卻因地形的高低樓層而產生有了變化,一樓的入口沿著迥廊走到盡頭既然變成在二樓,可以居高臨下將陽光草坪的美麗景色一覽無餘。樓下接臨陽光草坪的OS House 原本部分是沒牆的半戶外空間,與草坪連在一起,和女生宿舍底層挑高一樣。而類似舊音樂系館擋土牆設計以卵石砌的階梯界定著空間的不同定位,頗具現代主義建築的手法。這棟建築呼應學生活動中心的建築形式,也融合在活動中心內,成為活動中心的延伸。

 


 



舊福音中心的一線窗牆,有效的減弱了量體對道路的壓迫








OS house,原為無牆的半戶外空間

郵局因為業務萎縮必須離開也許是一個機會讓活動中心空間還給學生。郵局和奧柏林室可以回復當初的樣貌。郵局是個被懷念的地標,郵局的功能可由e-post來取代,目前學校以代辦郵局作為過渡,因為行政單位的收發及信箱的使用都需持續。而東海郵局是否可以單純成為一個讓人坐下來寫張明信片的地方? 過去的郵局是喧嘩熱鬧,現在的郵局應該是靜謐回味,思念著當時在東海的成長歲月的空間。

奧柏林室與銘賢堂

奧柏林室因為花園餐廳的成立,成為花園廣場與棋盤廣場的連接點,之前的信箱間只開西邊,所以兩個廣場不通。去年在信箱間設置了i郵箱,開始打通了兩邊廣場,可以成為一個連接兩個大空間的過度場域,它可以是人流通過獲得訊息的空間,或是可以停下來喝杯咖啡,坐下來聊聊天的地方,連接與打通應該就是它的特性。

銘賢堂若能恢復平面空間、東西面大型落地門窗及南邊開門,以增加使用彈性,將會帶來便多的學生使用機率。有一位傑出校友曾經說過銘賢堂可以作為一間沒有指名功能的空間,是一間通風採光良好的場地,由學生們去譜出屬於他們年輕歲月的活動。

從建築的角度來看銘賢堂,它的特點是由鋼筋混凝土三鉸拱構造的建築(東海的男生餐廳及體育館均為鋼筋混凝土三鉸拱構造的建築),是利用山型屋頂組成三點支撐的拱架結構,三點就是屋頂頂端與兩組接地拱架腳連接基礎,它的優點是用料比傳統梁節省而自重較輕,所以適合跨矩較大的空間。而紅磚牆本身雖不是結構體,但分割成六段的法國式清水磚牆及大斜屋頂將建築龐大的量體減弱。同樣的設計手法也用在學校的體育館,為了要降低大量體的壓迫感而挖了大量的土方將一樓降到地下,這種與環境協調及收斂不誇大的空間概念與時下建築強調雄偉高大的精神是相悖的。這就是東海深富人文氣質的空間態度。

 







銘賢堂東西向原本是一排的落地門窗                                         











銘賢堂南向的門

恢復學生活動中心的能量

    東海的學生活動中心應該也是台灣第一個有整體規劃的學生活動空間,比王大閎建築師在1961年完成的第一學生活動中心還要早,規模更完整。學生活動中心是學校很重要的單位,英文稱作Student Union,也就是學生會,是與教師會相等的組織,也跟芳衛廉博士對東海大學的十四項創校備忘錄中第六項中所提到的吻合:….民主的觀念在行政上以及師生關係間都應有實際的表現,全體教職員都應投入。這意指學生儘管有成熟度的限制,但仍可決定他們自己的活動並在教育上參與行政與學術事務的討論……

學生活動中心不能只靠單一空間或單一活動就可支撐起來,而必須由多種功能集中才能成為「活」的活動中心。創校初期學校早就了解到學生活動中心的位置及空間需要:男女生宿舍、教職員甚至校長宿舍、兼任教授的招待所均在附近,走路可及,這是區位的重要性;餐廳、福利社 (就像現在的便利商店)、可彈性使用的大小活動場地、夠大可辦活動的廣場與草坪 (陽光草坪/月光草坪)、社團空間、郵局、海報牆 (現在的電子看板)…….,銀行、書房、理容、烘焙、洗衣、咖啡、可坐下聊天的角落空間…. 這就是學生活動中心。

重整學生活動中心

四年前學校委託AECOM做的校園規劃案中提出東海藍帶的概念,也就是將學生活動中心北側的中央水圳設為可以親水的空間,但水從那裡來? 中央水圳只是一條乾固的野溪,除非暴雨才會有大量的水,平常堆積土石及垃圾,也成為蚊虫的溫床。正在工程中的南邊東大溪整治將會使東海別墅的生活廢水處理乾淨後部分會抽到教堂前的大社支線舊灌溉溝渠,離中央水圳只是一「路」之遙,若能成功將乾淨的水引進,學生活動中心的空間領域及活動方式將會有很大的改變,加上新的綜合活動大樓明年將動工,完整的體育園區將成形,住在女生宿舍的女同學將會穿越活動中心及藍帶水域去上體育課或運動,所以學生活動中心不只要恢復能量,更需求重新規劃將會產生的空間改變及複雜的動線系統,這將會是台灣校園空間中的最豐富的活動埸域。

當郵局離開奧柏林,學生活動中心會回來嗎? 

(2020年晚秋)


[1] 1979年郵政總局與東海大學商定以「交互贈與」方式,由東海大學贈與郵政總局西側兩千坪土地興建「電腦備援中心」,郵政總局則贈與東海大學四千萬元,做為東海當時興建圖書館的基金,並於1983年完成「交互贈與」手續。1997年動工,2001完工。

[2]奧柏林學生活動中心-銘賢堂. 梁碧峰. 細說東海早期風華. 2016 194-197

[3]奧柏林庚子紀念碑https://www.cosmiccare.org/Article/Detail/88597005-2036-498b-b56e-ad3debf1d78c

 

生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