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他而行,在他裏面生根建造,信心堅固,正如你們所領的教訓,感謝的心也更增長了。歌羅西書2:6-7
好朋友也是我的屬靈長輩老李前陣子出了一本小書:「生活教練」,細說了如何有效的將自己的資源投資在別人的生命中,就是要幫助別人在基督裏長大成熟,成為今生在主裏最大的祝福。這是耶穌的榜樣,用他三年多的有限時間去幫助十二個門徒去完成無限的工作,奠定了大使命福音傳遍地極的基礎。
投資,是現代人關心的事,我們投資股票、地產、基金、黃金…. 但什麼是最好的投資標的,相信沒有人敢斷言,因為投資有輸有贏,有一炮衝天也有一落千丈,這都是為要賺更多的錢,但除了錢,還有什麼是值的投資的? 梁恒的「和索羅斯一起走過的日子」就描述索羅斯在股票崩盤後幾乎一無所有,但卻異常冷靜,索羅斯認為大部份的人都不適合投資股票,包括梁恒,因為大部份的人不曉得音樂何時停止,既使音樂早就停了卻還在跳舞。每個人都想透過投資來增加財富,但卻很少人會想到投資在人身上,人有無限的價值與潛力,上帝賜下耶穌就是為人,所以上帝投資在人身上,而耶穌也投資在十二門徒上,透過人福音傳給你我,所以投資在別人的生命中就是投資在天國中,果效是大的。
為甚麼是生活教練而不是生活老師?
教練與老師有什麼不一樣?我們都曾是學生,所以我們都曾有老師,但卻不一定會有教練,除非我們當過運動員。那老師與教練有什麼不一樣?
教練由英文Coach翻譯過來,Coach在英文裡是馬車的意思,馬車不能告訴當事人去那裡?但被教練者可以告訴馬車我要去那裡,馬車可以協助你到那裡。也就是說,教練不會告訴你去哪裡?教練的角色是承諾被教練者可以達到目的。
而老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所以老師告訴我們知識,讓我們明白事實;教練卻告訴我們如何執行;老師談理論,教練要實踐;老師不一定會做,教練一定會做,而且是老練的。所以教練可以指出細節,那些地方需要修正。像游泳教練一定很會游泳,而且大都曾是選手,他們看到很多動作上的細節,若修正細節,速度可以進步,可以更快,但游泳老師就不同,他會游泳,他也會教游泳,但他不一定是專業游泳,他可以教「會」我們游泳,卻不一定會教我們游「快」。
也有人舉出游泳教練,游泳老師和游泳教授的相異與相同:
他們相同之處都是對游泳有一定水準之上,通常教練一定會擁有證照,但老師與教授就不一定,也許只有救生員資格。他們不同之處就是游泳老師和游泳教授是教「會」人游泳,游泳教練是教已經會游泳的人游得更「快」,所以他會找出不能游快的條件,不放過任何一小動作,他知道游快的秘訣,他了解障礙在那,如何解決問題,游泳教練非常仔細,在教學經驗上也比較能應對各式各樣的學員。簡而言之,教練就是以技術來反映學員的學習狀態,並激發學員的潛能,幫助學員及時調整到最佳狀態去創造成果的人。
教練在教導過程大部分是一對一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培訓能增加22.4% 的生產力,若培訓加「教練」能增加88%的生產力。
在實質上,老師教的會比較含糊,無多餘時間進行個人動作的調整,大多數講求效率,要點會簡略帶過,並會為進度而趕課,對於學生會比較鬆散。而教授大都不會要求學生的學習狀況,強調自主學習,因此即使是我們不會他也不會管我們,反正考試不會就是「當掉」。
當然另一個重點就是學生,教練的學生幾乎都是專業的,他通常在此領域上巳經是專業或是很傑出了,要走上職業或專業的路;老師與教授的學生不一定是專業的,他只是要學會。
教練如同一面鏡子,反映當事人的真實現狀和局限,同時引發對方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給對方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美國流行職業教練,他們的座右銘是「無代馬走,使盡其力;無代鳥飛,使弊其羽翼。」管子的「心術上」第三十六篇 。這是說君主好比駕車的馬夫,不必代替馬走,只需坐在馬車上駕馭走馬,就可以使馬盡力盡責;君主也好比養鳥的人,不必代替鳥飛,只需把鳥養得羽毛豐滿,就可以使鳥全力奮飛。
但教練不能只要別人做,自已卻不做,教練的使命就是要幫助他人成功!
有一天,門徒來找耶穌,問耶穌怎麼樣禱告,耶穌首先告訴他們禱告的地點:「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裏和十字路口上禱告,要進去屋內,關上門禱告」(太6:6);再提醒他們禱告的態度:「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太6:7-8)。接下來就是告訴門徒禱告的內容,就是主禱文:「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太6:9-13)
這夠了沒有? 若是老師就夠了,但耶穌是教練,他覺的不夠,於是他再多次的提出訓練的要求。看看以下的經節將可了解老師談原則與理論,教練卻要實踐與實作。
太14:23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裏….
可1:35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裏禱告…..
路6:12 那時,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
他親身示範,以身作則,時間、地點、態度…..這是教練通常會做的,因為他老練。
路9:18耶穌自己禱告的時候,門徒也同他在那裏…..
路9:28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
太26:36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就對他們說:你們坐在這裏,等我到那邊去禱告…..
他帶著門徒一起,要實際演練,他不能只跟他們說:你們都知道怎麼樣回事了,去做吧!下星期給我一個報告……..他要親身示範,還特別安排了實習的實際演練與場所。
耶穌是我的教練,因為他的做法就是教練的做法,他有一套完整的計劃,他知道如何達到目的,他全盤的掌控,一步一步的達成計劃。
首先他挑選門徒,不是每個人都入選,他要選擇有一定水平的人。耶穌選擇的標準我們不清楚? 絕對不是青年才俊也不是社會菁英,但門徒願意放下工作來跟隨耶穌卻是耶穌選擇門徒的重要根據。老師不選擇學生,是有教無類,棒球教練不能有教無類,他一定選擇最好的棒球選手。一個選擇,一個被選擇,我憑什麼被選?是因為我們很行很強,還是我很軟弱?
路加福音第十八章有個事件說:有兩個人上殿裏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一個是稅吏;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地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那稅吏遠遠地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我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因為,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路18:10-14)
耶穌要找的是謙卑、忠心、自以為不夠、願意改正、且不放棄信仰的人。
我們以前被培訓要培養自己成為「胖子」,才有可能被揀選。「胖子」就是FAT,肥之意,也有油膩、油脂等意義,反正都不是時下流行或喜歡的東西,當然我們不是選胖子當門徒,我們要選有FAT潛力的人-faithfulness忠心的人、available可及性高的人、teachability受教的人。
新加坡有一個教會多加了一個「s」,變成fast,s就是submission,順服。因為耶穌教導門徒要絶對順服,因為「順服」就成為門徒的特徵;門徒因為順服,他就賦予他們能力,給他們權柄,能趕逐污鬼,並醫治各樣的病症(太10:1),讓他們有武裝在身。
揀選了12位門徒後,接著耶穌與門徒常常在一起,甚至到了形影不離的地步,耶穌叫門徒去看他住的地方,他們一起吃飯、參加喜宴、參加喪禮、一起去宣教、一起去退休會,耶穌離開世界時應許我們: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 所以耶穌成為教練是他的訓練場所是生活圈子,耶穌常與門徒同在,就近觀察,也隨時訓練,他們一起生活。
當然,耶穌以身作則,親身示範。
接下來,他分派工作,耶穌的事奉目標就是讓門徒承繼祂的工作,把救贖的福音傳給世人。但他也不會袖手旁觀,他會勤加監督,門徒短宣回來之後,耶穌辦了個小型退修會,與門徒相聚, 聽取他們的報告、分享、禱告及計劃。使徒聚集到耶穌那裏,將一切所作的事、所傳的道全告訴他。他就說:「你們來,同我暗暗地到曠野地方去歇一歇。」這是因為來往的人多,他們連吃飯也沒有工夫。他們就坐船,暗暗地往曠野地方去。(可6:30-32),這就是祂征服世界的藍圖,建立天國的策略,按部就班,步步為營,終於使那一小撮人成了「那攪亂天下的」(徒17:6),開啓了宣教運動的序幕。
老李的「生活教練」一書提到生活教練有五個目的:
1.愛心關懷-不只認識一個人,還要認識這個人的家人、工作、嗜好…..像耶穌認識彼得的岳母,保羅認識提摩太的母親友尼基和阿嬤羅以(提後1:5),也知道提摩太胃口不清,屢次患病,要他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提前5:23)
2.相互了解-透過一些輕鬆的場合來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用開會的方式,像遠足、旅行…..保羅就透過佈道旅行來栽培他的同工.
3.在聖經中建立-聖經是我們的根據。一開始教練是培跑與指導的角色,但當他可以從聖經中得建造,手中緊握聖經(聽讀研背應用),教練的角色就轉為支持,而不是主導。
4.為他禱告。
5.以身作則。
你要成為教練,之前要成為選手。
誰是你的教練? 你是誰的教練? 或是你有教練團嗎? 一群可以彼此信任、分享、提醒、建議與代禱的人。
讓我們向耶穌學習吧。